[发明专利]输入精度的改进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6881.7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6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英富醍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雪梅;李家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精度 改进 | ||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2008年3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 2008-056494号的优先权,其公开的全部内容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 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设备、输入方法和输入程序。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诸如鼠标之类的指示装置或键盘将一段信息输入到诸如 计算机之类的信息处理设备中,使得用户能操作显示在信息处理设备的 显示器上的信息。另外,在显示器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情况下,用户通 过触摸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图标等来输入信息。
鼠标具有多个按键以便响应于任一按键的操作来处理不同的功能。 例如,在鼠标任一侧都具有按键的情况下,左单击动作或按压左侧按键 的动作启动特定的动作。另外,右单击动作或按压右侧按键的动作启动 可选动作。可选动作允许用户在启动特定动作之前选择一个或多个辅助 功能。例如,可以使用由软件实现的软键来操作滚动条改变操作屏幕的 垂直宽度或水平宽度。这使得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功能。
最近,为典型的商店安装终端引入的典型触摸面板越来越多。当用 户触摸屏幕时,这种触摸面板仅启动一个动作。例如,尽管触摸屏幕能 响应于按压显示的软键来执行简单的特定动作,它不能启动用于提供辅 助功能的可选动作,诸如在上面提到的鼠标上的右单击。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已经提出了利用触摸面板来执行多个处理的几 种技术。
例如,如在日本公开未审查专利申请No.2007-207281中所公开的, 考虑了一种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当在触摸面板上的多个位置施加压力 时,该设备根据在其上检测到压力的位置的数量来输出控制信号。在信 息输入/输出设备的各动作被设置为匹配在其上检测到压力的位置的数 量的情况下,该信息输入/输出设备能启动多个动作。
另外,如在例如日本公开未审查专利申请No.2000-181630中所公 开的,考虑了一种触摸面板系统,在由指示符执行位置指示的状态下, 当在不同于指示符的当前位置的位置施加压力时,该触摸面板系统启动 预定动作。
然而,在日本公开未审查专利申请No.2007-207281所公开的技术 具有以下问题:当用户不能正确想起对应于检测到的位置的数量的操作 时,不能执行想要的动作。另外,存在另一个问题:当想要的动作具有 多个替代动作时,需要设置检测到的位置的多个数量来匹配所有的替代 动作。
而且,在日本公开未审查专利申请No.2000-181630所公开的技术 具有以下问题:当没有把压力施加到触摸面板上的正确位置时,不能执 行想要的动作。
另外,根据日本公开未审查专利申请No.2007-207281和 No.2000-181630所公开的技术,不显示上述用于启动想要的动作的位 置。因此,作为一个缺陷,用户很难在触摸面板上识别出他/她设想要 按压的区域。
而且,根据日本公开未审查专利申请No.2007-207281和 No.2000-181630所公开的技术,当用户用手指等按压触摸面板时,关于 在其上施加压力的整个区域输出用于启动特定动作的操作信号。因此, 作为一个缺陷,在关于其上检测到压力的诸如列表框和滚动条之类的某 个位置执行高精度操作的情况下,操作是困难的。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未审查专利申请No.2007-207281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未审查专利申请No.2000-18163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输入设备、输入方法和输入程序,能克 服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响应于用户操作来接收 输入数据的输入设备。该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压力;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要响应于按压传感器而被处理的目标图标;与传感 器在其上检测压力的第一检测区对应的第一辅助图标,其中第一辅助图 标的尺寸大于目标图标的尺寸;以及与第二检测区对应的第二辅助图 标,其中第二辅助图标的尺寸大于目标图标的尺寸;以及操作信号输出 单元,用于根据传感器在其上检测到外部压力的压力检测位置相对于由 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第一辅助图标的显示位置和第二辅助图标的显示 位置的位置关系,来输出不同的操作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英富醍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英富醍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透明电极被覆基板的水分去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