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6710.4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木财;陈富明;康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可朝两个不同轴向折叠的支撑 构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组装电脑的风气极为盛行,但对于较无组装经验的消费者来 说,想要自行组装电脑可能会因为不了解硬件规格,而发生不知道零组件该 如何搭配的问题。因此,便有“准系统(barebone)”电脑被发展出来。所谓的准 系统电脑是介于组装电脑与品牌电脑之间的桌上型电脑。准系统电脑是由机 壳、主板、中央处理器、电源供应器等最基本且变动性较低的配备,组合而 成的个人电脑半成品,通常不含存储器、硬盘等配备。
一般而言,准系统电脑的机壳体积比传统机壳来得小,这对电脑使用空 间有限的人而言,在摆放位置的选择上就容易许多。不少消费者选择准系统 电脑,就是看上准系统不占空间的优点。举例来说,一般办公室的桌面空间 大多不够充裕,电脑主机往往必须摆在桌下,碰到要进行周边装置连接时并 不是很方便。如果使用准系统就可直接将主机放在桌上,进而解决空间的问 题,也可将省下的空间作有效地运用。
随着机壳体积缩小,准系统内部空间也就更为拥挤,光驱、硬盘再加上 排线、电源线的阻挡,准系统的散热问题便成为考量重点。一般是在机壳的 侧壁上形成多个散热孔,再藉由装设在机壳内部的散热模块将热量从散热孔 导出外部。也就是说,需要在准系统的散热孔周边预留空间,以避免散热不 良。然而,由于准系统的体积小,可放置的环境选择也更多,使用者常会忽 略主机的散热空间,导致系统因散热不良而死机。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将准 系统主机放置在书架上,便有可能因为书架上的书本太过贴近散热孔,而发 生散热不良的问题。
此外,传统的准系统主机都有一个固定的脚架,用以将主机支撑在一平 面上。然而,传统的脚架通常是以螺丝锁固在机壳底部,且不可折叠。当有 收纳或搬运的需求时,使用者必须使用工具才能将脚架拆卸下来。此对使用 者来说,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含一主机机壳、一枢接槽、一转动 构件以及一支撑构件。主机机壳包含一底部以及一侧壁。枢接槽形成在主机 机壳的底部与侧壁的邻接处。转动构件包含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转动构 件的第一端枢接于主机机壳上的枢接槽。支撑构件则枢接于转动构件的第二 端。支撑构件相对转动构件由一展开位置转动至一第一收折位置,且支撑构 件在第一收折位置与侧壁垂直。此外,支撑构件带动转动构件相对枢接槽由 该展开位置转动至一第二收折位置,且支撑构件在第二收折位置与侧壁平 行。
于实际应用时,主机机壳的侧壁可具有多个散热孔,使得电子装置内部 电子元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可以经由散热孔排出主机机壳外部。
当支撑构件位于展开位置时,支撑构件可将主机机壳支撑在任一平面 上。当有收纳或搬运的需求时,使用者即可将支撑构件相对转动构件由展开 位置转动至第一收折位置,进而将支撑构件藏匿于主机机壳的底部下方(亦 即,支撑构件在第一收折位置与主机机壳的侧壁垂直),而不需将支撑构件 拆卸下来。另一方面,当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被放置在堆满杂物的环境时,使 用者即可操作支撑构件,进而带动转动构件相对枢接槽由展开位置转动至第 二收折位置,此时,支撑构件在第二收折位置与主机机壳的侧壁平行。换言 之,支撑构件会与散热孔位于主机机壳的同一侧,支撑构件即可将杂物与散 热孔隔离,以提供足够的散热空间。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 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元件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的电子装置于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转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支撑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支撑构件转动至第一收折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支撑构件带动转动构件转动至第二收折位置的立体示意 图。
图8为图7中的电子装置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的立体 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电子装置1的元件分解图。图1中所示的电子装置 1是以电脑主机为例,如准系统主机,但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