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部件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6669.0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冈原正宏;石岛善三;草野光雄;铃木和也;平野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
主分类号: | B22F3/12 | 分类号: | B22F3/12;B22F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千叶***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部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烧结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
原料调节工序,对金属粉末添加40~60体积%的由热塑性树脂和石蜡构成的粘合剂,加热混匀而调节原料;
填充工序,将规定量的上述原料填充到压模的模孔内;
加压成形工序,将填充在上述压模内的上述原料用冲头加压而成形为希望的形状;
拔出工序,将在上述加压成形工序之后得到的成形体从上述压模中拔出;
脱粘合剂工序,将从上述压模拔出的成形体加热,将上述粘合剂除去;
烧结工序,将该脱粘合剂后的成形体加热,使粉末彼此扩散结合;
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加压成形工序在设ΔP:冲头的加压力(Pa)、μ:粘度(Pa·s)、L:长度(m)、De:对应管径(m)时,使冲头的移动速度U为用下述[式1]求出的速度以下而进行加压成形。
U=ΔP/(32μ×L)×De2 …[式1]
2、一种烧结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
原料调节工序,对金属粉末添加40~60体积%的由热塑性树脂和石蜡构成的粘合剂,加热混匀而调节原料;
填充工序,将规定量的上述原料填充到压模的模孔内;
加压成形工序,将填充在上述压模内的上述原料用冲头加压而成形为希望的形状;
拔出工序,将在上述加压成形工序之后得到的成形体从上述压模中拔出;
脱粘合剂工序,将从上述压模拔出的成形体加热,将上述粘合剂除去;
烧结工序,将该脱粘合剂后的成形体加热,使粉末彼此扩散结合;
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压模而使用磁性金属模部件;
在沿着上述模孔的成形面的内侧设置流过冷媒的冷却机构,并且在上述冷却机构的周围设置利用高频率感应的加热机构;
将在上述填充工序中填充到上述压模中的原料通过用上述加热机构将上述模孔加热而加热;
在上述加压成形工序中,通过伺服机构驱动并控制冲头;
在上述加压成形工序后,通过用上述冷却机构将上述压模的模孔冷却而冷却后,进行上述拔出工序。
3、一种烧结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
原料调节工序,对金属粉末添加40~60体积%的由热塑性树脂和石蜡构成的粘合剂,加热混匀而调节原料;
填充工序,将规定量的上述原料填充到压模的模孔内;
加压成形工序,将填充在上述压模内的上述原料用冲头加压而成形为希望的形状;
拔出工序,将在上述加压成形工序之后得到的成形体从上述压模中拔出;
脱粘合剂工序,将从上述压模拔出的成形体加热,将上述粘合剂除去;
烧结工序,将该脱粘合剂后的成形体加热,使粉末彼此扩散结合;
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压模而使用磁性金属模部件;
在沿着上述模孔的成形面的内侧设置流过冷媒的冷却机构,并且在上述冷却机构的周围设置利用高频率感应的加热机构;
将在上述填充工序中填充到上述压模中的原料通过用上述加热机构将上述模孔加热而加热;
在上述加压成形工序中,通过伺服机构驱动并控制冲头,在设ΔP:冲头的加压力(Pa)、μ:粘度(Pa·s)、L:长度(m)、De:对应管径(m)时,使冲头的移动速度U为用下述[式1]求出的速度以下而进行加压成形;
在上述加压成形工序后,通过用上述冷却机构将上述压模的模孔冷却而冷却后,进行上述拔出工序。
U=ΔP/(32μ×L)×De2 …[式1]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烧结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冲头的移动速度U为用上述[式1]求出的值的8成以上的速度而进行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未经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6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能化的离子液体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食品安全追溯数据库的负载均衡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