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胴变焦镜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6469.5 | 申请日: | 200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5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山野裕贵;宫坂聪;渡边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腾龙 |
主分类号: | G02B15/16 | 分类号: | G02B15/16;G02B9/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装载在数字照相机或家庭用摄像机等小型摄像装置且可以高变倍的沉胴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照相机或家庭用摄像机等小型摄像装置要求进一步的小型化。为了响应这样的要求,促进装载在小型摄像装置的拍摄用镜头的薄型化。特别是有关装载在数字照相机的拍摄用镜头,为了能够对应拍摄元件的高像素化,在薄型化的同时还谋求广角化及透镜性能的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87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35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353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17105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308649号公报
为了实现拍摄用镜头特别是变焦镜头的沉胴时(变焦镜头最缩短的状态:当装载在摄像装置时,在切断装置主体的电源时的变焦镜头的状态)的薄型化,要求减薄构成变焦镜头的各透镜组在光轴上的厚度,并且,缩小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及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最小空气间隔。为了响应该要求,在以所述各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为代表的现有的变焦镜头中,通过减小对于第三透镜组内的空气间隔的像面的纵倍率来对应。然而,在这样的方法中,即使实现变焦镜头的薄型化,也存在难以实现广角化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变焦镜头的薄型化中,在沉胴时使构成变焦镜头的光学部件的一部分退避到光轴外的方法也有效。然而,在变焦镜头内加入光学防振功能等的情况下,即使可以实现薄型化,也难以实现广角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的现有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加入光学防振功能等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高光学性能并且可以同时实现广角化和薄型化的沉胴变焦镜头。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沉胴变焦镜头,其构成为从物体侧按顺序配置有: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所述沉胴变焦镜头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组构成为,从物体侧按顺序配置有由正透镜构成的第一透镜、由正透镜构成的第二透镜、以及由负透镜构成的第三透镜,当设构成被摄体距离为无限远的广角端的所述第三透镜组的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合成成像倍率为β323w、设被摄体距离为无限远的广角端的所述第四透镜组的成像倍率为β4w时,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2.5≤(β323w)2×(β4w)2≤3.5。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不必增加各透镜组的光轴上的厚度,可以维持必要充分的光学性能(良好地修正各像差),同时实现广角端的广角化。
此外,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沉胴变焦镜头,其构成为从物体侧按顺序配置有: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所述沉胴变焦镜头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组构成为,从物体侧按顺序配置有由正透镜构成的第一透镜、由正透镜构成的第二透镜、以及由负透镜构成的第三透镜,当设构成被摄体距离为无限远的望远端的所述第三透镜组的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合成成像倍率为β323T、设被摄体距离为无限远的望远端的所述第四透镜组的成像倍率为β4T时,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4.0≤(β323T)2×(β4T)2≤7.0。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不必增加各透镜组的光轴上的厚度,可以维持必要充分的光学性能(良好地修正各像差),同时实现望远端的广角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腾龙,未经索尼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腾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头
- 下一篇:颊侧多曲簧空间三维测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