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泳式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及电泳式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6217.2 | 申请日: | 2009-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02F1/1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泳 显示装置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领域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泳式显示装置 的显示方法及电泳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一种电泳式显示面板(electrophoretic display panel)的剖面示意图。,此电泳式显示面板100具有多个像素(即 画素,本文均称为像素)(pixel)110,这些像素即是用来显示画面(frame)。 电泳式显示装置100的电泳层(electrophoretic layer)120具有多个微 胶囊(microcapsule)122,且每一微胶囊122的内部填充有电泳流体 (electrophoretic fluid)124。每一微胶囊122内的电泳流体124包括 有绝缘溶剂(dielectric solvent)124a与多个带电着色粒子(charged pigment particle)124b。
在上述的这些带电着色粒子中,白色的带电着色粒子124b带正电,而 黑色的带电着色粒子124b带负电。因此,若在像素电极126及128上施加 正电压,那么白色的带电着色粒子124b就会往透明电极130的方向移动, 而黑色的带电着色粒子124b则会往像素电极126及128的方向移动。反之, 若在像素电极126及128上施加负电压,那么黑色的带电着色粒子124b就 会往透明电极130的方向移动,而白色的带电着色粒子124b则会往像素电 极126及128的方向移动。通过这样的控制方式,便可藉由电泳式显示面 板100显示所需的影像画面(image frame,即具有影像的画面)。
图2绘示一种现有习知的显示方法,运用于具有电泳式显示面板的显 示装置。如图2所示,此显示方法就是依序显示每一个影像画面。然而, 由于前述的绝缘溶剂的黏滞性会限制带电着色粒子的移动速度,所以在显 示目前的影像画面时,就有可能会出现先前的影像画面的残影(ghost image)。举例来说,在显示影像画面204时,就有可能会出现影像画面202 的残影,如图3所示。图3即为影像画面204出现残影的示意图,而图3 中的太阳影像302就是前述影像画面202的残影。
为了改善上述的残影的问题,有一种残影清除方式被提出,如图4所 示。图4绘示现有习知的一种残影清除方式示意图。请参阅图4的上半部 分,此方式就是在每二个影像画面之间,藉由显示一个白色画面及一个黑 色画面,来清除前一影像画面的影像。举例来说,在显示完影像画面402 之后,就接着再依序显示白色画面404及黑色画面406,以清除影像画面 402的影像,然后才显示影像画面408。
这种做法的缺点,可以由图4的下半部分所绘示的画面整体亮度值来 做解释。如图4所示,在显示影像画面时,画面整体亮度值并非最亮,也 并非最暗。然而,由于在变换影像画面时,会增加显示白色画面及黑色画 面,且为了不影响阅读,显示白色画面及黑色画面的时间会非常短暂,因 此在变换影像画面的过程中,画面整体亮度值会突然增加至最亮,紧接着 又再突然减低至最暗。如此一来,在视觉上就会感到闪烁而造成不舒适的 阅读感觉。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泳式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在方法、产品结构 及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 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 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方法及产品又没有适切的方法及结 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 设一种新的电泳式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及电泳式显示装置,实属当前重要 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泳式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存在的缺 陷,而提供一种新的电泳式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使电泳式显示装置不仅可消除残影,同时又不会让使用者在视觉上感到闪 烁,进而造成不舒适的阅读感觉,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上述方法的电泳式显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合式泄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贝类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