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5369.0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8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孟燕妮;刘明明;周保航;韦树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系统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电源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行业中,随着业务规模急剧扩大,机房空间和能源都显得更为珍贵, 电源被称作通信系统的“心脏”,持久动力打造可靠网络,通信电源及动力配 套设备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常运行是通信网安全可靠运转的基 础。目前,基站的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在浮充状态下的负载率较小,大部分时间 都低于30%,开关电源的较低负载率不仅影响通信效率,而且导致电能的浪费 (一般情况下,当电源系统中整流模块的负载率控制在50%~80%时,电源系 统可兼顾可靠性与高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值班人员监控基站电源系统中当前投入使 用的整流模块负载率是否太大或太小(如在50%~80%的负载率范围之外),若 是,则凭经验,开启或关闭适当数量的整流模块,以使当前投入使用的整流模 块的负载率在50%~80%范围内。
通过对上述实例的描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技术中的电源节能策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有技术通过人工的开启 或关闭电源系统中的整流模块来实现电源节能控制,通过人工的方式开启或关 闭整流模块电源,在响应速度上有一定的迟滞,实时性不强,并且目前很多通 信基站都处于偏僻地区,无人值守,如果采用此方法,还需增加不必要的人力、 物力,提高运营成本。另外,当外部供电中断时,蓄电池放电,当外部供电恢 复时,电源系统急需给蓄电池组充电,此时所需的电池充电电流来自整流模块, 而整流模块的开启是通过人工手动方式,因此在响应速度上有一定的迟滞,从 而可能导致整流模块瞬间出现限流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系统控制装置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 源系统控制实时性不强的问题,并可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
一种电源系统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本次和前次的负载电流与电池充电电流值,判断负载 电流与电池充电电流之和的变化趋势;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且当前投入使用的整流模块 数量的负载率在电源系统运行效率期望值所对应的负载率范围之外时,根据本 次的负载电流及电池充电电流值,确定出使整流模块的负载率在所述负载率范 围之内时应投入使用的整流模块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根据本次的负载电流及电 池充电电流值,确定出使整流模块的负载率在所述负载率范围之内时应投入使 用的整流模块数量;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流模块的开启和关闭,使投入使用的整流模块数量 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或第二确定模块确定出的整流模块数量相同。
一种电源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电源系统的负载电流与电池充电电流之和的变化趋势;
当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且当前投入使用的整流模块数量的负载率在电源 系统运行效率期望值所对应的负载率范围之外时,根据本次的负载电流及电池 充电电流值,确定出使整流模块的负载率在所述负载率范围之内时应投入使用 的整流模块数量;
当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根据本次的负载电流及电池充电电流值,确定 出使整流模块的负载率在所述负载率范围之内时应投入使用的整流模块数量;
控制整流模块的开启和关闭,使投入使用的整流模块数量与计算出的整流 模块数量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判断电源系统的负载电流与电池充电电流之和的变化 趋势;当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且当前投入使用的整流模块数量的负载率在电 源系统运行效率期望值所对应的负载率范围之外时,根据负载电流及电池充电 电流值,确定出使整流模块的负载率在所述负载率范围之内时应投入使用的整 流模块数量;当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直接根据负载电流及电池充电电流值, 确定出使整流模块的负载率在所述负载率范围之内时应投入使用的整流模块 数量;控制整流模块的开启和关闭,使投入使用的整流模块数量与确定出的整 流模块数量相同。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对电源系统中的整流模块数量的实 时调整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并且,根据负载电流与电池充电电流之和的变化趋 势,对整流模块数量进行相应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源系统控制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电源系统控制装置1实现的电源系统控制流程 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5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碱玻璃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 下一篇:风扇及其转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