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口测试系统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05179.9 | 申请日: | 2009-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0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彭辉;雷韬;陈志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5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网口测试系统,用于一待测服务器中,其位于网络架构中并与至少一计算机系统交换数据,该待测服务器具有分别配置有网卡的一第一网口及一第二网口,以针对该第一、第二网口进行网卡冗余模式及负载平衡模式的测试,其特征在于,该网口测试系统包括:
TCP减负引擎,设置于各该网卡中;
判断模块,以判断该网卡冗余模式及该负载平衡模式的其中之一者是否经由一选择界面被致能;
致能/禁能模块,连接于该第一网口及第二网口,以开启或关闭经由该第一网口及第二网口与该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交换路径;
设定模块,耦接至该判断模块,以设定该第一及第二网口的循环测试顺序、循环测试次数及致能/禁能该第一、第二网口的预定时间;以及
测试模块,耦接至该致能/禁能模块及设定模块,依据该判断模块所致能的模式及该第一及第二网口的循环测试顺序、循环测试次数及致能/禁能该第一、第二网口的预定时间,执行该被致能模式的测试;
其中,在一第一预定时间内,致能该第一网口或第二网口;在一第二预定时间内,禁能该第一网口或第二网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口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致能或禁能模块为致能或禁能该第一或第二网口的唯一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口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网口测试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存储单元,以保存该被致能模式、循环测试顺序及其循环测试次数、该第一/第二网口的参数及数据即时传输速率。
4.一种网口测试方法,用于一待测服务器中,其位于网络架构中并与至少一计算机系统交换数据,该待测服务器具有分别配置有网卡的一第一网口及一第二网口,以针对该第一、第二网口进行网卡冗余模式及负载平衡模式的测试,其特征在于,该网口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各该网卡设置TCP减负引擎;
提供一选择界面;
判断该网卡冗余模式及该负载平衡模式的其中之一者是否经由该选择界面被致能;
当该网卡冗余模式或该负载平衡模式其中之一者被致能时,显示该被致能模式的一设定界面;
在该设定界面中,依据一使用者的选择来设定该第一及第二网口的循环测试顺序、循环测试次数、及致能/禁能该第一、第二网口的预定时间;
按照该循环测试顺序及其循环测试次数,执行该被致能模式的测试;
在一第一预定时间内,致能该第一网口或第二网口;以及
在一第二预定时间内,禁能该第一网口或第二网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致能或禁能该第一或第二网口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致能或禁能该第一或第二网卡的唯一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唯一标识符为网卡的MAC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循环测试顺序为循环致能/禁能该第一或第二网卡后再循环致能/禁能该第二或第一网卡,或依次循环致能/禁能该第一及第二网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网卡冗余模式或该负载平衡模式其中之一者被致能时,另一模式被禁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存储单元中保存该被致能模式、循环测试顺序及其循环测试次数、该第一/第二网口的参数及数据即时传输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按第一/第二预定时间的循环测试时间总和是否小于一总预定测试时间,若是,继续进行测试;若否,退出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51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