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卤素树脂胶液及其制造的胶片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4874.3 | 申请日: | 200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1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礼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79/00;C08L61/06;C08K5/521;C08K3/22;C08K3/34;H05K1/03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吴小瑛;吕俊清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卤素 树脂 及其 制造 胶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无卤素树脂胶液,尤指一种具有复合型硬化剂、芳 香族缩合磷酸酯及填充料的无卤素树脂胶液。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电路板所应用的范围及领域相当广泛,一般电子产品内的电子 组件都插设在印刷电路板上,而现今的印刷电路板为了符合高功率及高热量 的组件的应用范围,故在印刷电路板的散热功效上进行开发及研究,以提高 电路板的散热效率及高功率。
而印刷电路板是由含浸胶片(PP),或含铜箔胶片(Copper clad laminate, CCL)或铜箔等复数胶片利用热压合程序充份压合;而该含浸后的胶片是将玻 璃纤维布浸渍于一环氧树脂预浸体组成胶液,并进行干燥等后续制程而形成 一种薄型胶片。
但由于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抬头,许多消费性电子品已逐渐不使用含 有卤素的铜箔基板,而改用无卤素铜箔基板。而制作上述基板所采用的 环氧树脂,其搭配的硬化剂可分为双氰胺(Dicyandiamide)及苯酚酚醛树脂 (Phenol novolac resin)二种系统,但前者基材具有高吸湿性及耐热性不佳 的缺点,后者的低吸湿性及耐热性均优于双氰胺硬化系统的基材,但仍 须进一步研发与多种变化的酚醛树脂硬化剂进行搭配的胶液组成。例如 中国台湾专利第293831号,其揭露利用苯并噁嗪树脂(BZ树脂)与含磷化 合物的胶液组成以达成所制树脂胶片具备耐燃特性。又例如中国台湾专 利第583258号,揭露一种利用苯并噁嗪树脂(BZ树脂)与酚类、具有三嗪 环的化合物和醛类的共聚物树脂(ATN树脂)两者并用的硬化剂,该组成 的胶液可对于胶片的耐燃有所提升,不过其主张采用较大量BZ型树脂硬 化剂,而相对的ATN树脂量则较少,因此,虽然可提高胶片的Tg且降 低胶片的吸水性,但胶片的漂锡结果(耐热特性)则会降低,且所制成 的基板具有韧性不佳与添加过量将导致耐热性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人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 失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卤素树脂胶液,其中具有复 合型的硬化剂,可使所制成的胶片兼顾耐热性、耐燃性及低吸湿性。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卤素树脂胶液,其中更添加 有填充物及含磷化合物,以提升玻璃纤维布浸渍于该无卤素树脂胶液 所制成的胶片可具有更佳的耐热性、耐燃性及低吸湿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卤素树脂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份(A): 环氧树脂;组份(B):复合型硬化剂,其中该复合型硬化剂是由苯 并噁嗪(Benzoxazine)(BZ)树脂与氨基三嗪酚醛(Amino triazine novolac)(ATN)树脂以一预定比例混合而成;组份(C):芳香族缩合 磷酸酯;以及组份(D):填充料,其中该填充料包括氢氧化铝及二 氧化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将该玻璃纤维布浸渍于上述的无卤素树脂胶 液中,并经固化、干燥等步骤后,而形成的具有高耐热性、高耐燃性 及吸水性低的胶片。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发明是利用两种硬化剂搭配组成 一复合式硬化剂,而使用该复合式硬化剂于一主树脂中以形成无卤素 树脂胶液,因此,当玻璃纤维布浸渍于该胶液,可提升浸渍后的胶片 的耐燃性,同时也可以兼顾胶片的吸水性;同时在该胶液中添加低分 子量的含磷化合物,以增加上述胶片的耐燃性。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 发明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型硬化剂,将该复合型硬化剂添加于环氧树 脂中,使玻璃纤维布在经过含浸(dipping)步骤后得以形成耐热性 高且吸湿性(吸水性)低的胶片,进而可利用上述的胶片与铜箔以热 压的方式制作出兼顾耐热及吸湿特性的积层板。此外,本发明更进 一步添加一种低分子量的含磷化合物以提升所调制树脂的耐热及 阻燃特性;再者,本发明更添加适当比例的填充料,以制作出具有 较佳耐燃及耐热特性的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