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4828.3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0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川边俊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B05D5/00;B05D7/00;B05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显示面板的表面具有透明的保护板的显示装 置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保护板和显示面板之间形成透明的有 机物介质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家庭用电视及个人计算机的显示装置及公共设施等中设置的信 息显示装置等,多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特 别是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从用于手机等的2英寸左右的小型显示装置 至超过60英寸的大型电视用显示装置,被用于很多产品中。
大多数液晶显示装置形成在约0.2~0.7mm厚的2片玻璃板之间夹 持液晶的结构。因此,对于在使用方面与液晶面板表面接触机会多的 手机或数码相机、小型信息终端等,为了避免由来自外部的机械力导 致的显示紊乱、破损,有时在液晶面板的前面设置透明的保护板。
另外,对于个人计算机用监测器或家庭用电视等与液晶面板表面 接触机会较少的器械,使用过程中与餐具或玩具等碰撞的情况下,如 果撞击的程度大则也存在液晶面板自身破裂的可能性。
为了防止液晶面板的破损,在个人计算机用监测器或家庭用电视 等中,也可见到如图2所示的与手机或数码相机、小型信息终端等相 同地在液晶面板1的前面设置透明的保护板2的产品。
但是,如上所述在液晶面板的前面设置透明的保护板时,在光学 性质即折射率不同的构件的界面发生光反射。为如图2所示的结构的 情况下,在保护板2和存在于保护板2前面的空气的界面、保护板2和 存在于保护板2后面的空气层8的界面、及第1偏光板4和空气层8的界 面,发生光反射。在上述界面,由于各个构件的折射率不同,可见光 反射,特别是在周围明亮的环境下,显示图像的识别性受到显著破坏。
因此,为了防止上述由折射率不同产生的光反射,如专利文献1 或专利文献2所示,公开了下述面板结构:即,使用与保护板2及偏光 板4折射率相同或相近的有机物介质形成透明的中间膜3,代替保护板 2及偏光板4之间的空气层8,由此减少外界光的反射,提高显示图像 的识别性。(图3,图4)
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在贴附于显示面板1表面的偏光板4和 保护板2之间于偏光板4和保护板2之间设置的透明中间膜3,在常温下 为液体或固体。
透明的中间膜3为液体状的树脂时,形成如图4所示的结构,即在 贴附于显示面板1表面的偏光板4和保护板2之间,利用密封材料9封入 与偏光板4和保护板2的折射率相同或相近的液体状透明中间膜3的结 构。
透明的中间膜3为固体时,液体状的有机物介质使用热固化或光 固化树脂,如上所述,在贴附于显示面板1表面的偏光板4和保护板2 之间通过密封材料9封入液体状的热固化或光固化树脂后,照射上述 树脂固化所需的热或光,使其固体化,此时,将上述特性的树脂成型 为所期望厚度的片状后,使其固化,制作片状的有机物介质。接下来, 通过在贴附于显示面板1表面的偏光板4和保护板2之间贴合成型为片 状的有机物介质,可以制作所期望的液晶显示装置10。
上述制造方法,作为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公开了多种。以下介绍 已公开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
1)夹层玻璃的制法:真空贴合
作为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最常使用的方法为如下所示的真空贴 合方法。此方法如专利文献4的0003段所示,是在至少2片玻璃板之间 夹持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将其通入夹持辊(挤压辊)脱气(挤压脱气 法(deaeration by wringer)),或装入橡胶袋(rubber bag)中减压抽 吸,一边除去残留在玻璃板和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的空气,一边预 压接,然后,在高压釜内加热加压,进行正式压接,由此制造夹层玻 璃。
作为上述中间膜,利用增塑剂增塑化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 兼具与玻璃板或合成树脂板的优异的粘合性、强韧的抗拉强度、高透 明性等,因此使用最普遍。
此制造方法中使用的中间膜,为了提高贴合时的中间膜与夹持其 的玻璃之间的脱气性,有时也赋予中间膜表面凹凸型压纹形状。此时, 为了更加切实地消除压纹形状,可以使树脂的聚合度降低,或使含有 的增塑剂量增加。
但是,由该制造方法中使用的PVB树脂形成的热塑性树脂中间膜, 在加热预粘合后必须用高压釜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处理,存在操 作繁杂的问题。另外,由于设置高压釜,需要大量设备投资,同时利 用高压釜的正式压接为分批工序,因此存在生产效率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