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皮用刷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4608.0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8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金田澄;青野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狮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6B9/06 | 分类号: | A46B9/06;A46D1/00;A45D19/02;A61H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皮 刷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皮用刷子,其使用顶端部直径比头皮毛孔还细的刷毛从而可有效地将头皮表面和毛孔内部的污物都去除,并可获得优异的按摩效果。
背景技术
本申请以2008年2月26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8-044595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在此。
以往,已知有各种用于洗净头皮和头发的刷子,例如有:在硬毛(刷毛)顶端具有球状体的刷子(参照专利文献1);将具有球状体的刷毛和无球状体的刷毛予以组合后的刷子(参照专利文献2);具有长度方向的外周面为凹曲面即大致圆锥形的刷毛的刷子(参照专利文献3);设有刷毛顶端碰到头皮而柔软弯曲的小突起的刷子(参照专利文献4);以及刷毛顶端开口的刷子(参照专利文献5)等。
另外,以往,作为对头皮给予洗净效果和按摩效果用的刷子,提出了一种由合成橡胶树脂构成的多个突起植入设置在刷子面上而成的头皮按摩用刷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而在专利文献6记载的刷子中,由于突起的尺度(规模)相比于毛孔大小较大,因此存在着毛孔内部的污物去除不彻底的问题。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毛孔内部洗净力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顶端部直径比头皮毛孔还细的锥状刷毛而可有效去除毛孔内部污物的头皮用刷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而在专利文献7记载的头皮用刷子中,尽管通过使用细直径的刷毛给毛孔内部的洗净带来优异效果,但对于头皮的按摩效果不理想。
另外,提出了一种将细直径的硬毛束和粗直径的硬毛以规定排列适当排列成等间隔的刷子,以洗净头皮的毛孔并给头皮带来按摩效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8、9)。采用专利文献8、9记载的刷子,可由细直径硬毛来洗净毛孔,并可由粗直径的硬毛给头皮带来按摩效果。
但是,在专利文献8、9记载的结构中,由于细直径的硬毛束和粗直径的硬毛分别相邻排列,因此难以同时获得洗净效果和按摩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4-872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4-166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3-1029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6068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11300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6-136360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7-282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11-70019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许第3076313号公报
另一方面,为实现能对头皮带来按摩效果的刷子,还提出了使用由顶端部直径比头皮毛孔还细的锥状刷毛所构成的毛束、并在刷子面上以规定的排列将毛束的配置予以图形化等。
但是,在将毛束的配置作成规定排列的这种刷子用于例如长头发使用者的洗发时,毛发容易缠绕在构成毛束的刷毛上,刷毛的顶端有可能难以可靠地到达头皮。在该场合下,难以获得对头皮的高按摩效果,使用者难以感觉刷毛到达头皮,因此,使用刷子所带来的按摩效果的感觉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满足头皮按摩效果和毛孔内部洗净效果这两方面效果的头皮用刷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者等努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头皮用刷子的刷面上,通过将多根刷毛扎成的毛束和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锥体状突起的配置进行适当化,就可同时满足头皮按摩效果和毛孔内部洗净效果这两方面效果,从而实现本发明。
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头皮用刷子,该头皮用刷子具有:毛束,其由至少一端侧的形状为锥状的、顶端部直径比头皮毛孔还细的多根刷毛扎成;锥体状突起,其由弹性材料构成、顶端部被倒角;以及基座,其具有设有多个植入所述毛束的植毛孔的、并设有多个安装所述锥体状突起的突起安装孔的刷面,在所述植毛孔中分别以从外部不能观察该植毛孔内部的密度状态植入有所述毛束,且在所述突起安装孔中分别安装有所述锥体状突起,并且在所述刷面上,所述毛束配置在沿所述刷面周缘的外周部,所述锥体状突起配置在植有所述毛束的外周部的内侧。
另外,本发明的头皮用刷子可做成如下结构:在所述刷面上,所述毛束植入在各个植毛孔内,这些各个植毛孔配置的范围是,将植入该毛束的所述植毛孔以3~9个作为一个单元时,一个单元内任意二处的植毛孔中心之间的距离是2mm以上、小于15mm的范围,且从任意一个单元中心点至最近一个单元中心点的距离是10mm以上、小于25mm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狮王株式会社,未经狮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