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04577.9 | 申请日: | 2009-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原和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冰冰;黄剑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1.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具有:
轿厢框(21);
配置在上述轿厢框(21)内并且底部被弹性支持的轿厢室(22);
悬架在上述轿厢框(21)上的门(37a、37b);以及
设置在上述轿厢室(22)和上述门(37a、37b)之间的隔音装 置(51a、51b),
上述轿厢室(22)具有与上述门(37a、37b)相对的入口柱(33a、 33b),该入口柱(33a、33b)具有规定轿厢出入口(32)的侧缘部 的主体部(41)、从该主体部(41)的上述门(37a、37b)侧的端部 平行于上述门(37a、37b)地延伸的折回部(42),
上述隔音装置(51a、51b)具有弹性部件(55)和保持部件(56),
上述弹性部件(55)具有固定在上述门(37a、37b)的开门侧的 侧部(53)的基部(61)、作为自由端部并沿着关门方向与上述折回 部(42)的端部(42a)相对的悬臂部(62),在关门时,上述悬臂 部(62)压接于上述折回部(42)的端部(42a),上述悬臂部(62) 相对于上述基部(61)向开门方向弯曲,并且,密闭上述门(37a、 37b)与上述入口柱(33a、33b)之间的缝隙(S),
上述保持部件(56),
具有:
固定部(65),将上述弹性部件(55)的基部(61)固定在上 述门(37a、37b)的侧部(53);以及
悬臂姿势部(66),相对于上述固定部(65)配置在上述轿厢 室(22)侧,且相对于上述固定部(65)朝向开门方向倾斜,
在上述弹性部件(55)离开上述折回部(42)的端部(42a)的 开门时,也将上述弹性部件(55)保持为上述悬臂部(62)相对于上 述基部(61)向开门方向弯曲的姿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上述折回部(42)超过了该折回部(42)的最小必要尺寸,而 在开门方向上延伸,该折回部(42)的最小必要尺寸是从上述悬臂姿 势部(66)的倾斜角度(θ)、上述门(37a、37b)的厚度方向上的 上述悬臂姿势部(66)的位置(82)以及压接于该折回部(42)的端 部(42a)的上述悬臂部(62)的压接量(83)导出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56)具有从关门侧接触上述弹性部件(55)的 第一部件(71)、从开门侧接触上述弹性部件(55)的第二部件(72), 与上述第一部件(71)相比,上述第二部件(72)在上述悬臂姿势部 (66)对上述弹性部件(55)的约束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具有安装在上述轿厢室(22)、开门时与上述门(37a、37b) 相对的盖部件(46),
在该盖部件(46)与上述门(37a、37b)之间,将上述折回部 (42)与上述门(37a、37b)之间的缝隙(S)和突出量(89)加在 一起的尺寸以上的距离,作为上述弹性部件(55)的轨道空间(87) 而空出,上述突出量(89)是开门时上述悬臂部(62)从上述折回部 (42)沿着上述门(37a、37b)的厚度方向的突出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56)具有限位器(71c),上述限位器(71c)设 置在上述悬臂姿势部(66)的相反侧,挂在上述门(37a、37b)的外 侧的表面(77),约束该保持部件(56)的上述门(37a、37b)的厚 度方向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5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赫分光计
- 下一篇:基于可逆固定化酶的量热式生物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