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4269.6 | 申请日: | 2009-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4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太一郎;井冈爱治;加纳奖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18924号公报(第0049段、图3等))记载 的冰箱从由绝热箱体构成的冰箱主体内部的储藏空间的最上部依次配置冷藏 室、蔬菜室、左右区分地附设的温度转换室和制冰储冰室,并且在最下部独立 设置冷冻室。
在温度转换室内设用对食品进行减压地存放储藏的减压储藏室,在温度转 换室门的内面侧安装向进深方向延长的一对左右的支撑框,在该支撑框之间放 置并保持减压储藏容器,从而将温度转换室的减压储藏容器与门一起向箱外自 如抽出。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虽然公开了用钢板等构成减压储藏容器并具有承受 因减压引起的负载的刚性,但存在容器变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是得到具备以简单结构维持强度、 廉价且轻量的气体调节室等的储藏室的冰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冰箱是在一种具备储藏室,具有:具有存取 储藏物的开口的外轮廓部件;对该外轮廓部件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盖部件;以及 设于该盖部件和上述外轮廓部件的开口之间且抑制在上述盖部件和上述外轮 廓部件的开口之间的气体移动的密封部件的冰箱中,特征是,上述外轮廓部件 的开口是相比高度方向在宽度方向较长且具有中央部比端部高的圆角的长方 形状,上述外轮廓部件以箱状一体形成,上面和底面分别是外方为凸的曲面状。
本发明的冰箱的特征是,上述外轮廓部件的上面和底面从上述开口侧朝向 后方相互接近地配置。
另外,本发明的冰箱的特征是,上述外轮廓部件的上面和底面以从上述开 口侧朝向后方逐渐接近的方式分别具有多个倾斜度地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冰箱是在一种具备储藏室,具有:具有存取储藏物的开口 的外轮廓部件;对该外轮廓部件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盖部件;以及设于该盖部件 和上述外轮廓部件的开口之间且抑制在上述盖部件和上述外轮廓部件的开口 之间的气体移动的密封部件的冰箱中,特征是,上述外轮廓部件的开口是相比 高度方向在宽度方向较长且具有中央部比端部高的圆角的长方形状,上述外轮 廓部件的上面和底面从上述开口侧分别具有第一倾斜度、倾斜角度比该第一倾 斜度还大的第二倾斜度、以及倾斜角度比该第二倾斜度还大的第三倾斜度,并 以上述开口侧朝向后方接近地设置。
另外,本发明的冰箱的特征是,上述外轮廓部件通过树脂一体成形。
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具备以简单的结构维持强度、廉价且轻量的气体调 节室等的储藏室的冰箱。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看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冰箱主体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线剖视图。
图4是从斜前上方看到的减压室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从前方看到的外轮廓部件的简要立体图。
图6是从图5的C方向看到的主视图
图7是图5的K-K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外轮廓部件的其它结构的简易立体图。
图9是从前方看到的外轮廓部件的主视图。
图10是图8的K-K线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E-E线剖视图。
图12是图4所示的减压室的C方向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D-D线剖视图。
图14是图4的E-E线剖视图。
图15是图12的F-F线剖视图。
图16是图12的D-D线剖视图。
图17是图12的D-D线剖视图,且是表示减压室的盖部件的全开状态的 图。
图18是从斜前上方看到的减压室结构的立体图,且是表示盖部件的全开 状态的图。
图19是从斜后上方看到的减压室结构的立体图,且是表示盖部件的全开 状态的图。
图20是图12的G-G线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图16所示的减压室的盖部件以及开闭把手的支撑部以及由绕 盖锁定导槽部件的开闭把手进行的盖部件的锁定释放状态的图。
图22是表示图16所示的减压室的盖部件以及开闭把手的支撑部以及由绕 盖锁定导槽部件的将要锁定状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