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直流转换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04130.1 | 申请日: | 2009-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宏;李昱辉;王士荣;谢俊禹;林盈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06 | 分类号: | H02M3/06;H02M3/10;G05F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蒲迈文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直流/直流转换器,尤指一种能够依据负载状态以改变系统频宽的直流/直流转换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流模式直流/直流降压转换器(Current Mode DC/DC BuckConverter)于其内部误差放大器之后加入补偿电路来保持整个电路闭回路系统的稳定,而由于闭回路系统的相位边际(Phase Margin)需要极低频的主极点才得以维持,所以,目前已知作法是于该补偿电路中加入一个大电容(通常为奈米等级)来产生闭回路系统所需要的主极点,然而,此大电容无法被集成至集成电路内部,故实作时集成电路需要一个外接的接脚来连接该大电容,而该外接的接脚不但会影响到整体闭回路系统的反应速度,同时亦增加了制作时的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主极点补偿的电容实现于芯片内部且于暂态下具有较快反应速度的直流/直流降压转换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该直流/直流降压转换器还使用与负载状态相关的动态极零点补偿技术使整体系统于各稳态负载状态下皆成为单极点系统,以确保整体系统的稳定度。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是揭露一种用于转换输入电压以输出转换电压至负载的转换器。该转换器包括第一开关电路、滤波器、误差放大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感测电路与补偿电路;第一开关电路接收输入电压并依据脉宽信号来决定是否传送输入电压以输出输出信号;滤波器用来对输出信号进行滤波以输出转换电压至负载;误差放大器用来放大反馈电压与参考电压间的误差以产生控制信号,而反馈电压是与转换电压相对应;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用来依据控制信号以产生脉宽信号;感测电路用来感测负载的状态以产生感测信号;以及补偿电路用来依据感测信号以补偿控制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流模式直流/直流降压转换器的示意图。
图2A为图1所示的适应性电容元件的范例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适应性电容元件于不同状态下其各开关元件的操作示意图。
图2C为图1所示的适应性电容元件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适应性电阻元件与电阻值控制电路的范例示意图。
图4A为图1所示的降压转换器由轻载变重载的各阶段的系统响应范例示意图。
图4B为图1所示的降压转换器由重载变轻载的各阶段的系统响应范例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流取样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电力线路保护系统及传输继电保护信号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