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含短纤维的橡胶板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4077.5 | 申请日: | 2003-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T·塔加瓦;T·雅马达;N·雅马古赤;R·尼施穆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皮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C47/08;B29C47/28;B29C47/88;B29K105/12;B29K21/00;B29L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 若 |
| 地址: | 日本神户长田***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短纤维 橡胶板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是同一申请人于2003年3月11日提交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申请号03120199.7)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动力传送带的橡胶板,更具体而言,涉及含短 加强纤维的橡胶板。本发明旨在提供用于制造这种橡胶板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公知,采用其中嵌有短加强纤维的橡胶来形成一层或多层动力 传送带。人们还公知,将短纤维与未硫化橡胶混合,并将该含有纤维的 未硫化橡胶置于一对以不同转速运转的砑光辊之间。通过该机构,纤维 长度基本上都定向为橡胶经过所述协同运转辊的前进方向。然后,所获 得的板材按照其将构成的特定带的构造而被切割为一定宽度,并形成卷 状放置。为了形成所需厚度,将所述板材和一块或多块类似的板材和/ 或其它组分层压在一起。所述板材中的纤维被这样定向,使纤维长度沿 所述板材将组成的带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增强其横向稳定性。
在制造过程中,所述带的组成部分/层通常被连续地缠绕在一滚筒 上。更具体而言,传统的V形肋状动力传送带或毛边V形带的制造过程 按如下方式实施。将一片或多片覆盖帆布及衬垫橡胶层缠绕在柱状成型 滚筒的外表面上。环绕该衬垫橡胶层螺线形地缠绕着载重绳。随后,缠 绕一层或多层压缩橡胶层,从而完成被硫化的带套筒的初加工。典型的, 带压缩部分的厚度由三至四层这种层压层限定。可将一层或多层其中嵌 有所述纤维的所述板材缠绕在所述成型滚筒上,从而使所述压缩部分或 其它部分具备所需的厚度。
一个实际问题是,为了使采用上述方法的短纤维一致定向,所述板 材必须相对较薄。为获得特定板材/层的所需厚度,最终需要将大量板材 叠置起来。结果,由于必须将多层其中嵌有短纤维的橡胶材料板/层层压 在一起,可能使工艺变得复杂。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已知采用一种使用胀形模的挤压工艺来形成具 有一致定向的短纤维的基本上较厚的橡胶板材。在日本已审查专利申请 公开文件NO.9847/1994中披露了一种示范性的胀形模。其中,胀形模具 有一环形胀形空间,在输入位置与输出位置之间该空间的直径增加。该 空间的宽度也在所述输入位置和所述输出位置之间变化。更具体而言, 输入位置处的宽度较中间位置处的宽度窄。输出位置处的宽度小于中间 位置处的宽度且大于输入位置处的宽度。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件NO.106602/1994披露了一种装置,其 中,当从一模具中输出一圆筒状弹性体型材时,用一切割装置连续地切 断含沿圆周方向定向的短纤维的所述圆筒状弹性体型材。采用这种机构, 可连续地形成一种轴向切割,从而允许将该圆筒状型材制成为平板材。 向位于模具与切割装置之间的圆筒状型材吹送空气,以有效地冷却该圆 筒状型材。这种冷却处理可防止该圆筒状型材沿圆周方向收缩,而由于 这种收缩不一致,这会扰乱纤维的定向。通过保持板材切割端与其中央 位置之间的距离相等,可避免卷边问题。
在这种传统的胀形模装置中,可利用以下方面来对定向比进行三维 调节:a)控制输入位置与中间位置以及中间位置与输出位置之间的空间 宽度比,b)输入位置与输出位置的半径,以及c)截面积。由于定向比受 到流动压力的控制,而流动压力又取决于模具形状,因此,仅通过改变 模具就可改变定向比。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橡胶流在供给圆筒与胀形模之间由水平 方向转向至垂直方向。由于胀形模的轴定向为垂直方向,因此内应变例 如偏移相对较小。结果,在该胀形模内经挤压出的圆筒状型材的厚度可 保持一致。但是,上述构造仍具有一些缺点。
现有技术采用一种十字头结构,该结构将所引入流分开地引入胀形 模内,以实现沿圆周一致地分配所述材料。相应地,在分流点处就形成 了一条结合线。该分流汇合在位于沿直径相对位置的第二结合线处。位 于该第二结合线处的聚合将使那里的纤维随意取向,从而可能会产生不 均匀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皮带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皮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4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燃气轮机
- 下一篇:生成脚本文件对Web应用软件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