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03706.2 | 申请日: | 2009-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7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T·P·科斯蒂根;D·T·伦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1/17 | 分类号: | B60J1/17;E05F11/38;E05F15/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曹 若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窗 调节器 支架 组件 | ||
1.一种具有带车窗外框的车身结构的车辆的车窗组件,所述车窗组件包括:
可滑入车窗外框中并包括底边的车窗,以及
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包括:具有能够安装于车身结构的上端和邻近于螺纹部分的下端的支撑杆;可滑动地接收在支撑杆的下端上的弹簧套;位于弹簧套中的压缩弹簧;与压缩弹簧接合安装的弹簧片;可通过螺纹接收在螺纹部分上的与弹簧片接合的支撑螺母;以及,从弹簧套向上延伸且可操作地接合车窗的底边的支座夹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中支撑杆的上端包括设置成可滑动地接收在车身结构的支撑槽中的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中螺纹部分包括端部,所述端部位于距支撑杆的下端的预定距离处,因而限制支撑螺母将要旋紧到支撑杆上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中弹簧片和支撑螺母是一个整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中弹簧套包括辅助装配凸缘,所述辅助装配凸缘与弹簧套上的支座夹片相对地从弹簧套延伸,从而当车窗滑动地接收在车窗外框中时辅助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从车窗移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窗组件,其中弹簧套包括自其延伸的防旋转凸缘,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包括防旋转特征,所述防旋转特征可操作地接合防旋转凸缘并且设置成由此限制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相对于车窗的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窗组件,其中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包括辅助装配弹簧,所述辅助装配弹簧可操作地接合弹簧套和支撑杆以由此使弹簧套向上偏向车窗的底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中弹簧套是中空的圆筒,且压缩弹簧是螺旋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中弹簧套包括自其延伸的防旋转凸缘,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包括防旋转特征,所述防旋转特征可操作地接合防旋转凸缘并且设置成由此限制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相对 于车窗的旋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组件,其中弹簧套包括自其延伸的弹簧锁扣,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包括辅助装配弹簧,所述辅助装配弹簧可操作地接合弹簧锁扣和支撑杆以由此使弹簧套向上偏向车窗的底边。
11.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包括车窗外框和邻近于车窗外框的支撑槽;
可滑动地接收在车窗外框中并且包括底边的车窗,以及
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包括:具有上端和下端的支撑杆,所述上端带有可滑动地接收在支撑槽中的钩,所述下端邻近于螺纹部分;可滑动地接收在支撑杆的下端上的弹簧套;位于弹簧套内的压缩弹簧;与压缩弹簧接合安装的弹簧片;可通过螺纹接收在螺纹部分上的与弹簧片接合的支撑螺母;以及,延伸自弹簧套且可操作地接合车窗的底边的支座夹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中弹簧套包括辅助装配凸缘,所述辅助装配凸缘与弹簧套上的支座夹片相对地从弹簧套延伸,从而当车窗滑动地接收在车窗外框中时辅助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从车窗移开。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中弹簧套包括自其延伸的防旋转凸缘,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包括防旋转特征,所述防旋转特征可操作地接合防旋转凸缘以由此限制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相对于车窗的旋转。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中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包括辅助装配弹簧,所述辅助装配弹簧可操作地接合弹簧套和支撑杆以由此使弹簧套向上偏向车窗的底边。
15.一种将车窗装配到车辆车身结构的车窗外框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将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的支撑杆滑动地接合进入车辆车身结构的支撑槽中;
(b)当车窗滑入车窗外框中时将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从阻挡车窗的位置移开;
(c)当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移开时将车窗滑入车窗外框中;
(d)将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的支座夹片移入与车窗的底边接合;以及
(e)克服压缩弹簧的偏置将支撑螺母拧到支撑杆上,从而抵靠车窗的底边在支座夹片上产生向上的偏向力,由此保证车窗位于车窗外框中的关闭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进一步被下述限定:使用延伸自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的辅助装配凸缘以便将车窗调节器支架组件旋转离开阻挡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37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