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距医疗与远距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3303.8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3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山;颜毅广;陈明丰;何奕伦;施文彬;赵福杉;邱弘纬;高成炎;金明辉;林彦宏;林宗贤;吴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荣山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29/06;G06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安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健康 照护 系统 及其 数据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远距医疗与远距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并且特别地,远距医疗与远距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全程记录会诊时的医疗信息及提供认证机制。
背景技术
在高龄化社会中,慢性病人及高龄病患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并且消耗的医疗费用急速飞涨,但是医疗资源有限而医疗服务却与日而增。因此,如何因应人口老化带来的冲击、适当控制医疗费用及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已是刻不容缓的议题。另外,由于偏远地区或是离岛等地医疗设备的不足,如何缩小城乡之间的医疗差距以因应老化社会的来临已经面临考验。有鉴于此,无论是学术界或是产业界皆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积极开发与研究远距医疗系统。
所谓远距医疗,就是借助信息及电信技术来交换相隔两地的病患的医疗临床数据及专家的意见,以克服空间甚至时间上的障碍。远距医疗结合了计算机、通信技术与医事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医师可以相隔千里进行视讯会议及隔空会诊,提供偏远和离岛地区的民众全面的医疗照顾,也可提供医师及护理人员的教学训练机会。
此外,远距医疗的定义与包含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随之改变。就比较狭义的内容,远距医疗是指远距放射线学,远距精神医学等专业的科目。稍微广义的解释,远距医疗则是指在一定距离以外相隔两地的医疗照会行为(teleconsultation)。更广义的定义,远距医疗是代表远距的健康照顾(telehealthcare)行为,包括临床上的各种医疗应用以及医学卫生教育。
一般而言,远距医疗系统通常使用视讯会议系统以达到实时诊断的目的。目前市面上有些视讯会议系统虽然可以听到声音也可以看到影像,但这样的系统并不能多方会谈,无法满足医疗上群体会诊的需求。此外,有些视讯会议系统虽然能满足群体会诊的需求,然而,却无法提供远程遥控摄影机以及记录会诊的影音数据以供后续备查等功能。
另一方面,由于医疗信息的敏感度很高,但是对于远距医疗系统来说,病人的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方式记载并且储存,因此更容易被未获授权的人取用和传布。因此,建立一个保护隐私权的标准,包括计算机诊疗的机密性议题、揭露病患信息供第三人使用、病患同意的告知、限制数据库揭露的规定等亦为重要的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范畴在于提供一种远距医疗与远距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距医疗与远距健康照护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远距医疗与远距健康照护系统包含一病患监控站台、一远距控制站台以及一管理站台。该病患监控站台包含一第一储存装置、一第一通讯装置、一第一接收装置以及一第一处理装置。该远距控制站台包含一第二储存装置、一第二通讯装置、一第二接收装置以及一第二处理装置。该管理站台包含一第三通讯装置以及一认证平台(authentication platform)。
该第一接收装置用以接收与一病患相关的一第一医疗信息。该第一处理装置分别耦接至该第一储存装置、该第一通讯装置以及该第一接收装置。该第一处理装置将该第一医疗信息压缩(encapsulate)成一第一数据封包并且将该第一数据封包储存至该第一储存装置。该第二接收装置用以接收与该病患相关的一第二医疗信息。该第二处理装置分别耦接至该第二储存装置、该第二通讯装置以及该第二接收装置。该第二处理装置将该第二医疗信息压缩成一第二数据封包并且将该第二数据封包储存至该第二储存装置。该认证平台耦接至该第三通讯装置。
通过一网络,该远距控制站台能够通过该第二通讯装置与该第三通讯装置建立一第一沟通连结(communication link)以取得由该认证平台所产生的一第一认证。该远距控制站台并且能够通过该第二通讯装置与该第一通讯装置建立一第二沟通连结以传送该第一认证至该第一处理装置。如果该第一处理装置判断该第一认证是有效的(valid),该远距控制站台进一步存取(access)储存于该第一储存装置中的该第一数据封包。
通过该网络,该病患监控站台能够通过该第一通讯装置与该第三通讯装置建立一第三沟通连结以取得由该认证平台所产生的一第二认证。该病患监控站台并且能够通过该第一通讯装置与该第二通讯装置建立一第四沟通连结以传送该第二认证至该第二处理装置。如果该第二处理装置判断该第二认证是有效的,该病患监控站台进一步存取储存于该第二储存装置中的该第二数据封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荣山,未经黄荣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3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