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烟气管道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3142.2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3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文强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21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烟气管道,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助排装置的排烟管道。
背景技术
现在的各类住宅都使用共同的排气道,而各住户均是通过主管道上的进气口将室内的烟气排入主管道、集中从屋顶的出口处排出,然而下层的烟气在上排过程中,会从上层的住户的进气口进入房间内,当风大时,也会出现上层住户排出的烟气返回到下层住户的室内的现象,给使用区的住户带来诸多不便。
目前,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直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其中专利ZL01136512.9公开了一种变压式排气道,它在排烟管道中添加了变压板,以及在主管道添加导向管、止回排气阀等来解决上述的问题,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比较高,而且所有元件都是用螺钉等固定在主管道上的,如果有一元件或几个元件松动掉落,那么势必会影响其下面的排气管道的使用,而且安装和维修都十分的不便,增加了安装或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难度,不利于此管道的应用和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安装与维修的排烟管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排烟气管道,包括排烟气管道本体,排烟气管道本体上至少设有一个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处设置有助排管,助排管位于管道本体的内部,所述助排管与管道本体为一体结构,助排管与管道本体内壁形成一段下端封闭且直径小于管道本体内径的出烟气管道。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道本体的进气口处安装有排烟单向阀。
本发明中,所述的排烟管道,通过助排管与排烟管道为一体结构,从而省去了安装管道时,再单独安装助排管的这道工序,同时也防止了助排管因螺栓等松动而掉落等问题,助排管与排烟管道从分体到一个整体的过程,是经过反复思考和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本技术领域中显而易见的,所以具有突出性特点,通过此改进,降低了工人的安装和维修强度,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和应用,具有明显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A—A向视图的参考图;
图4为图1中A—A向的视图参考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参考图;
图6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排烟气管道,包括排烟气管道本体1,排烟气管道本体1上至少设有一个进气口4,每个进气口4处设置有助排管2,助排管2位于管道本体1的内部,所述助排管2与管道本体1为一体结构,助排管2与管道本体1内壁形成一段小于下端封闭且直径管道本体1内径的出烟气管道,即助排管2与管道本体1在同一个模具中一次成型,即在铸造时,在铸造模具中加一个铸造助排管2的结构,使在铸造完成后,助排管2与排烟管道1成为一体。
在铸造过程中,进气口4可以预留,也可以在排烟气管道本体1需要开进气口4处做有标记,在安装管道时,再利用切割等方式,在标记处将进气口4做好,进气口4的预留与否,是根据排烟气管道本体1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而定。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为了在进气口4处便于安装单向阀3,所述助排管2与管道本体1形成的出烟管道的横截面设置为半圆形、方形、三角形或者半圆形与方形结合,可以根据制造的需要和排气的通畅等要求,来设置横截面积的形状,再如半椭圆形、梯形等。
如图5所示,排烟气管道本体1可能在同一高度上设有对称的两个进气口4,而两个进气口4处均由一个助排管2,当然进气口4也可能为三个或多个,或者进气口4的位置不对称,但排烟气管道本体1与助排管2均为一体结构。
如图6所示,所述管道本体1的安装口处安装有排烟单向阀3,防止在风大时,烟倒回到室内。
整个排烟管道的材料为水泥、玻璃丝网布或铁丝网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并且当排烟管道不用时,也不会浪费材料,便于推广和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文强,未经韩文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3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热方法及环保节能型介质供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Led灯快速散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