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决web应用复合中UI样式冲突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2661.7 | 申请日: | 2009-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7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嵇鹏;张冠群;杨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9/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于静;张亚非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决 web 应用 复合 ui 样式 冲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web应用复合技术,更具体涉及 一种用于解决web应用复合中的UI样式冲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诸如Mash-up等web应用复合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web 应用开发中。来自各个web站点的大量窗件(widget)被复合起来,以向 终端用户提供更方便、更丰富的使用体验。来自Google的Gadget、来自 Yahoo!和PageFlakers的窗件、来自IBM Lotus Mash-up Center的iWidget 等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最典型和常见的产品。
web应用复合可以使用静态代码插入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在代码 级别进行复制和粘贴,或者可在代码中使用某种Include指令,例如JSP 的<include file=””>指令。然而,实现web应用复制的最常见的方式是 动态导入方式,即通过使用<script src=””></script>之类的命令将外部窗 件组合到本地页面中。
然而,对于那些构成复合页面的来自各种来源的窗件来说,如何保持 它们原来的UI样式,例如web应用的CSS,而不相互影响,是一个必须 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CSS,即级联样式单,是用来定义诸如HTML等标记语言文档的呈现 (例如,颜色、字体、版面等)的机制。当在web应用中采用CSS时,有 如下三种方法在web应用代码中定义CSS:
(1)外部定义,例如,<link rel=′stylesheet′href=′http://localtest.lotus. com/bss/css/front.css′type=′text/css′/>。
(2)内部定义,例如,<head><style type=“text/css”>.styleItem1{color: red;font-size:10px;}</style></head>。
(3)内联定义,例如,<label style=“color:red;font-size: 10px;”>Hello</label>
web浏览器中的网页分析引擎将使用CSS的级联算法来应用各CSS 定义,所述级联算法通常包括如下规定:
(1)与外部定义和内部定义相比,内联定义具有更高的优选级。
(2)距离目标元素更近的CSS定义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3)选择器顺序(Order of Selector).
由于CSS的级联算法,重复的CSS定义经常导致CSS冲突,尤其是 对于采用了Mash-up技术的web应用来说更是这样。
例如,当将一个窗件组合到本地页面中时,可能会发生如下情况:
(1)导入窗件的CSS定义错误地影响了本地页面的CSS效果;
(2)本地页面的CSS定义错误地影响了导入窗件的CSS效果;
(3)导入窗件和本地页面的CSS定义错误地影响了对方的CSS效果, 使得两者都不是所希望的那样。
图1示出了一个真实的CSS冲突的示例场景。该图上半部分显示分别 来自两个公司的网站的两个页面。希望将这两个页面中的两个窗件组合到 一起,而形成如该图右下方所示的复合页面,然而由于这两个窗件的CSS 定义发生冲突,结果却形成了如该图左下方所示的具有不希望的UI样式 的复合页面。
目前,存在着如下两类解决CSS冲突问题的方法:
(1)构建时的名称空间附加,即在构建构成复合页面的各窗件以及本 地页面时,将各自的CSS定义附加上各自特定的标识,这样,每个CSS 定义将在复合页面中具有唯一的名称,从而避免了CSS冲突。这是一种最 为广泛采用的方法,为Google、PageFlakers等采用。这种方法是简单直 接的,但具有如下缺点:
-是对代码侵入式的,对编程提出了额外的要求;
-每一个厂商/提供商具有自己的名称空间附加标准,从而增加了使窗 件相互通信的难度。
(2)CSS重计算为内联模式,该方法在组合窗件时将计算获得的CSS 定义紧密地绑定到HTML元素。这种方法尽管也能够解决CSS冲突的问 题,但具有如下明显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2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