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置物挂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2086.0 | 申请日: | 2009-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0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卓涂金;吴东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J11/00 | 分类号: | B62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挂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置物挂钩装置,尤其涉及可用于摩托车的防止挂置物跳脱的置物挂 钩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一般摩托车均装配有如图8符号H所示的置物挂钩装置用以供摩托车骑乘者 吊挂随身携带的行李。如图8所示,此置物挂钩装置一般均为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开放式 挂钩。
然而因为摩托车在行走时会因为路面的凹凸高低而上下震动,所以吊挂于置物挂钩 装置的物品也会随之上下震动。而物品的提把相对于置物挂钩装置是因为物品本身的重 量而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且摩托车向上方移动时吊挂的物品也会随之向上方移动。但在 摩托车因自重等向下方快速移动时,吊挂的物品可能因为惯性作用的关系仍处于向上方 移动的状态。此时物品的提把就有可能会从朝向上方的开口脱离挂钩而造成物品掉落。
常规上,为了实现防止吊挂的物品跳脱,有些设计将朝向上方的开口的开度缩小。 但此设计限制了希望吊挂的物品的大小与吊挂时的难度。再者,当置物挂钩装置装设于 如图8所示的位置,即摩托车遮膝板的后方的位置时,因置物挂钩装置H突出于遮膝板 的表面,骑乘者在希望上下车等而将脚部移动的时候,其膝盖N容易与置物挂钩装置H 发生碰撞。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常规的置物挂钩装置所存在的问题,长久以来业界和使用者均希望能获得 一种有效的改进解决方案。而本发明则是发明人针对上述存在于现有置物挂钩装置的问 题,苦心思考并长久致力于研发之后,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解决方案。即,本发明的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置物挂钩装置,其能够抑制挂置物品跳脱挂钩而掉落的情形发生,且可 增进物品吊挂操作的容易性并降低骑乘者膝盖碰撞到挂钩装置的机率。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置物挂钩装置,其是可安装于装设对 象物的置物挂钩装置,包括:固定座,其包含用以固定于上述装设对象物的固定部,和 具有向外方开放的开口的凹部;以及挂钩本体,其下方的基端部枢接于上述固定座,且 可定位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并可在上述三个位置之间旋动;且上述挂钩 本体在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其上方的自由端穿过上述开口而位于上述凹部的进深方向 的里侧且上述挂钩本体的整体比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更接近上述固定座,上述挂钩本体 在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其自由端接近上述凹部的上述开口侧,上述挂钩本体在位于上述 第三位置时比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其自由端更远离上述固定座。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成,通过使挂钩本体在位于第二位置(吊挂位置)时其自由端 接近固定座凹部的开口侧,可抑制挂置物品的提把从挂钩本体自由端与固定座间的朝向 上方的开口脱离挂钩而造成物品掉落的情形发生。再者,通过使挂钩本体在位于第三位 置(开启位置)时比位于第二位置(吊挂位置)时其自由端更远离固定座,在骑乘者希 望吊挂物品时,能够使挂钩本体自由端与固定座间的朝向上方的开口的开度增大,使物 品更易于吊挂,增进物品吊挂操作的容易性。再者,通过使挂钩本体在位于第一位置(收 纳位置)时其自由端位于固定座凹部的进深方向的里侧且挂钩本体的整体比位于第二位 置更接近上述固定座,可抑制骑乘者在希望上下车等而将脚部移动时膝盖碰撞到挂钩装 置的情形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基础上的置物挂钩装置,其中 上述固定座包含在上述挂钩本体的旋动中心轴方向上隔开一特定间隔且以夹住上述凹 部的方式而形成的左右两个侧板、位于上述凹部开口的进深方向相反侧的底板,和从上 述底板朝开口方向延伸且分别与上述左右两个侧板隔开一间隙的突块;上述挂钩本体的 基端部以可插入上述左右两个侧板与上述突块间的间隙且可旋动的方式形成有左右两 个枢接板;且上述挂钩本体经由上述左右两个枢接板所连结的枢轴而枢接于上述固定座 上。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成,能够以紧密的方式形成挂钩装置,有利于挂钩装置的小型 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基础上的置物挂钩装置,其中 在上述突块上沿上述挂钩本体的旋动中心轴方向穿设有第一穿孔,并在上述左右两个侧 板和上述左右两个枢接板的对应上述第一穿孔的位置上分别穿设有枢支孔和卡合孔;上 述枢轴以可旋动的方式插通上述左右两个侧板的枢支孔与上述突块的上述第一穿孔,并 以无法产生相对运动的方式插通上述左右两个枢接板的卡合孔;且上述枢轴在组装后在 上述左右两个侧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可限制其沿上述挂钩本体的旋动中心轴方向滑动的 限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2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戴式心电采集服装
 - 下一篇:熔断器老化状态多因子检测系统及老化状态评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