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松弛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2025.4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场健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9/00 | 分类号: | B65H59/00;B65H59/10;B65H5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松弛 消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尤其涉及纺纱机械中的纱线松弛消除 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用纺纱装置对纱线进行纺纱,用卷取装置卷取该纺纱成的纱 线来制造卷装的纺纱机械。该纺纱机械具有在用卷取装置卷取纺纱装置纺 纱的纱线之前调整纱线的卷取张力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该纱线松弛消除 装置具备:松弛消除辊,被驱动旋转并将纱线缠绕到外周面上加以积存; 生头部件,与上述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同心并且能够相对旋转地安装, 与从松弛消除辊上解舒下来而行进的纱线接触的同时将纱线引导向下游导 纱器;下游导纱器,配置在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一侧,将纱线引导向卷取装 置(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松弛消除装置外周面的中央部分由直径大致相 同的同心圆形成,两端由越往端部直径越大的同心圆形成为圆锥形状。当 解舒积存在松弛消除辊上的纱线时,生头部件引导纱线以便防止纱线脱圈 并使纱线均匀地从松弛消除辊上卷出,同时通过与纱线接触赋予适当的阻 力,使纱线的卷取张力变得合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06588号公报
上述现有技术的纱线松弛消除装置中,由于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与 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一致,且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侧端部的外周缘为圆形, 因此从松弛辊上解舒下来而行进的纱线与生头部件接触的位置是固定的。 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的旋转也固定。因此,生头部件因与纱线接触 行进只有生头部件的固定的部分磨损,有可能引起生头部件折断等问题, 有可能使生头部件的寿命缩短。而且,当因生头部件磨损而产生生头部件 折断等问题时,为了更换生头部件,需要使纺纱机械停止,影响到卷装的 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纱线松弛 消除装置,改变从松弛消除辊上解舒下来而行进的纱线与生头部件接触的 位置,提高生头部件对于纱线行进的磨损的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方案为一种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在由 卷取装置卷取纺纱装置纺纱出的纱线之前,调整上述纱线的卷取张力,该 纱线松弛消除装置具有:松弛消除辊,被旋转驱动,纱线被卷绕到其外周 面上;上游导纱器,配置在松弛消除辊的上游一侧,将纱线引导向松弛消 除辊;下游导纱器,配置在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一侧,将纱线引导向卷取装 置;生头部件,能相对旋转地安装在松弛消除辊上,一边与从松弛消除辊 上解舒下来而行进的纱线接触,一边将纱线引导向下游导纱器;以及接触 位置改变机构,改变生头部件与纱线接触的位置。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生头部件与纱线接触的位置不固定,以规定的 宽度变化。
第2方案为,在第1方案的结构中,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 即:将松弛消除辊的下游侧端部的外周缘形成为,从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 察时,从生头部件旋转轴心的任意点到外周缘的一点的距离与从任意点到 外周缘的另外一点的距离不同。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时,从 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的交点变化。
第3方案为,在第1方案的结构中,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 即:设置为使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与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一致,并且松 弛消除辊的下游侧端部的外周缘形成为从松弛消除辊的轴向看时为椭圆形 的形状。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时,从 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的交点变化。
第4方案为,在第1方案的结构中,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 即:设置为使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与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平行而在规定 的范围内错开。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相对旋转时,从 松弛消除辊的轴向观察时,松弛消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的交点变化。
第5方案为,在第1方案的结构中,接触位置改变机构为下列结构, 即:使生头部件的旋转轴心相对于松弛消除辊的旋转轴心在规定的范围内 倾斜。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当生头部件相对于松弛消除辊旋转时,松弛消 除辊的外周缘与生头部件任意点的距离变化。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第1方案由于生头部件与纱线接触的位置不固定、以规定 的宽度变化,因此对于纱线行进引起的磨损,磨损不会在局部发展,能够 提高生头部件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2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文氏管化油器
- 下一篇:预张紧器和安全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