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部件以及具有这种连接部件的组合板桩墙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01989.7 | 申请日: | 2009-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R·海因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尔普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08 | 分类号: | E02D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建晖;钟守期 | 
| 地址: | 美国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部件 以及 具有 这种 组合 板桩墙 | ||
1.一种具有均匀截面的连接部件,其用于将板桩与支承部件连接, 该连接部件具有一个待固定于支承部件(12)上的基础带(16;66;82; 112;144),该基础带设置有一个用于接合板桩(14)的锁件(20;62;102; 122;142),并且该锁件(20;62;102;122;142)具有一个锁腔(28), 该锁腔由该基础带(16;66;82;112;144)、一个从基础带(16;66;82; 112;144)突出的支撑带(24;84)和一个由基础带(16;66;82;112;144) 突出的钩形带(26;110)限定,其中所述钩形带(26;110)具有一个由 基础带(16;66;82;112;144)突出的直形延伸的过渡部分(32)以及 一个紧接所述过渡部分并指向支撑带(24;84)的方向的钩形部分(34), 所述钩形部分具有一个朝向支撑带(24;84)的内表面(30)的第一支 撑面(36),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面(36)以及所述支撑带(24;84)的 内表面(30)的至少直接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面(36)的那部分分别位于 两个平行的平面(E1,E2)内,并且共同限定锁腔(28)的钳口(4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面(36)以一个锐角(α)过渡成一个限定所述锁腔(28) 的第二支撑面(38),
从截面上看,在所述第二支撑面(38)所处的平面(E3)和所述第 一支撑面(36)所处的平面(E2)之间的所述锐角(α)的值在40°至 50°的范围内,以及
从截面上看,所述第一支撑面(36)的长度和所述内表面(30)的 直接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面(36)的那部分的长度分别相当于所述第二支 撑面(38)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36) 过渡成所述钩形部分(34)的朝向外的第一外表面(40),其中第一外 表面(40)所处的平面(E4)从截面上看以一个至少90°的角度(β) 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外表面(40)以形成倒圆的方式过渡成所述过渡部 分(32)的朝向外的第二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面 (36)和所述第一外表面(40)之间的角度(β)在100°至110°的范 围内。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从截面上 看,所述支撑带(24)的内表面(30)和所述钩形带(26)的过渡部分 (32)与所述基础带(16;66;82;112;144)的纵向成直角延伸。
5.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直形过渡 部分(32)的厚度在垂直于其纵向尺寸上看,相当于从截面上看为矩形 的支撑带(24)的厚度的1.1倍至1.4倍。
6.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 (20;62;102;122;142)的尺寸这样确定,即所述板桩(14)的锁栓(52) 在一个第一装配位置和一个第二装配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装配位 置上,所述锁栓(52)靠在所述钩形带(26)的第一支撑面(36)和第 二支撑面(38)上,在所述第二装配位置上,所述锁栓(52)靠在所述 支撑带(24)的内表面(30)和所述钩形带(26)的第二支撑面(38) 上。
7.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钳口(42) 的宽度(a)、第一支撑面(36)所处的平面(E2)与第二支撑面(38) 所处的平面(E3)的虚拟交线与所述基础带(16;66;82;112;144)的 限定锁腔(28)的内表面之间——从一个平行于第一支撑面(36)所处 平面(E2)的方向看——的最小可能距离(b),应满足如下条件:
其中角度α为锐角,第一与第二支撑面(36,38)以该角度彼此倾 斜走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尔普罗有限公司,未经派尔普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9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处理装置及其所使用的基板支撑构件
 - 下一篇:一种并联式太阳能二轴跟踪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