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灾消防隔离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1839.6 | 申请日: | 2009-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0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卢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泉生 |
主分类号: | A62C2/06 | 分类号: | A62C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000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灾 消防 隔离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火灾消防隔离新方法。适用于任何有易燃物场所的预防性屏蔽隔离和发生火灾时的初期抑制火势蔓延和早期隔离,便于火区扑救。
背景技术
就发明人所知,目前国内外针对火灾的消防安全活动中,采取人员上岗、培训、教育、演练;设备设施场所安装消防灭火报警装置;灭火方式采用:干粉灭火、泡沫灭火、卤代烷灭火、清水灭火、二氧化碳灭火、酸碱灭火、强风力灭火、氮气灭火。分别可扑救A类B类C类D类等不同种类的火源。应当指出的是,每年在消防安全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相当巨大的,每年各行各业不同种类的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是相当巨大的。归其原因,除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之外,主要还有发生初期火灾的控制不能很好有效的实施,延误最佳救火时间。火的燃烧速度是以秒的倍数递增的,烟雾、有害气体的生成速度是以秒的平方递增的,可见发生火灾的迅速抑制初始火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假如发现火源第一人没有恐惧心理,能够及时有效去救火和隔离火区,比他呼救逃生,或拨打119火警电话的救火方式要强百倍千倍(特殊性爆炸性火灾除外)。如何才能达到既能救火有可消除恐惧心理呢?本发明居于以上考虑,经过反复实验查阅有关资料,设计了一种火灾消防隔离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性屏蔽有易燃物场所和解决火灾发生时的初期抑制火势蔓延、降低滚滚浓烟、早期隔离和扑救初始火源,避免火势、烟雾、有害气体迅速增加而提供了一种火灾消防隔离新方法。在远离电源和断电情况下,经过发明人反复实验,查阅有关资料多方论证,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如剖面图所示,它包括:安全区1、隔离带(层)2、火灾火源区3、金属管框架(灭火喷剂管)4、可层叠间隔变目金属丝网板5、金属丝网板钢架及连接件6、降温冷却灭火剂7、灭火剂注入口8、灭火剂排出口9。
其特征在于:在火灾发生时,用装有降温冷却灭火剂7的金属管框架(灭火喷剂管)4与金属丝网板钢架及连接件6上的可层叠间隔变目金属丝网板5垒成积木式挡火隔离墙,可层叠间隔变目金属丝网板5控制和阻挡火势扩散蔓延,框架金属管(灭火喷剂管)4受热后使管内降温冷却灭火剂7产生高压气体并从金属管上的灭火剂排出口9喷出实施阻挡式降温灭火。也可通过垒成积木式挡火墙的框架金属管(灭火喷剂管)4的灭火剂注入口8注入降温冷却灭火剂7从灭火剂排出口9排出对火灾区实施隔离灭火。金属丝网板钢架及连接件6固连的可层叠间隔变目金属丝网板5也可单独使用,覆盖在火源上,可有效控制火势上窜和浓烟生成的扩散蔓延,使火焰燃烧速度降低,火焰燃烧的浓黑有毒烟雾向青烟到无烟化燃烧转化。
附图说明
附图为火灾消防新方法示意图,图中:安全区1、隔离带(层)2、火灾火源区3、金属管框架(灭火喷剂管)4、可层叠间隔变目金属丝网板5、金属丝网板钢架及连接件6、降温冷却灭火剂7、灭火剂注入口8、灭火剂排出口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的火灾消防新方法采用的特点是:在火灾发生时,用装有降温冷却灭火剂7的金属管框架(灭火喷剂管)4与金属丝网板钢架及连接件6上的可层叠间隔变目金属丝网板5垒成积木式挡火隔离墙,可层叠间隔变目金属丝网板5控制和阻挡火势扩散蔓延,框架金属管(灭火喷剂管)4受热后使管内降温冷却灭火剂7产生高压气体并从金属管上的灭火剂排出口9喷出实施阻挡式降温灭火。也可通过垒成积木式挡火墙的框架金属管(灭火喷剂管)4的灭火剂注入口8注入降温冷却灭火剂7从灭火剂排出口9排出对火灾区实施隔离灭火。金属丝网板钢架及连接件6固连的可层叠间隔变目金属丝网板5也可单独使用,覆盖在火源上,可有效控制火势上窜和浓烟生成的扩散蔓延,使火焰燃烧速度降低,火焰燃烧的浓黑有毒烟雾向青烟到无烟化燃烧转化;金属丝网板钢架及连接件6固连的可层叠间隔变目金属丝网板5的金属丝网目数与丝径可根据火势的大小,火源性质,方向位置,室内场外覆盖阻挡的不同而选择。
本发明充分利用金属的传导传热、抗氧化、耐腐蚀等理化特性和金属丝网板所具有的可阻隔火源蔓延、可吸收并传导释放热量、可降低烟雾浓度含量的技术特点,有效限制约束切断火势扩散所需要的氧气量,使金属丝网覆盖燃烧区域之下的氧气含量减少,形成负氧区,有一定的透气性,避免爆炸发生,相应氮气灭火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可有效阻断周边的氧气量不断供应火源产生的危险性,抑制火势蔓延速度为灭火救灾赢得时间。对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也可采用金属丝网屏蔽措施,采取的方法有:笼罩式,围墙式,盖板式,门帘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泉生,未经卢泉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