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功能构造体的功能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1451.6 | 申请日: | 2009-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稻叶正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81B7/00 | 分类号: | B81B7/00;B81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功能 构造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功能器件,具备基板、形成于该基板上的功能构造体、配置 有该功能构造体的空洞部、和被覆该空洞部的被覆部,所述功能器件的 特征在于,
所述被覆部具有包括肋状部或槽状部的凹凸构造,其中,所述肋状 部或槽状部横穿覆盖所述空洞部的被覆范围,且超过所述被覆范围而延 伸到其两侧,所述凹凸构造延伸到被覆范围即空洞部区域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构造包 括相互并行的多个所述肋状部或槽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构造至 少在所述被覆范围内形成为波纹板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被覆部的 面对所述空洞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所述肋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覆部具有 形成于所述空洞部侧且具有面对所述空洞部的开孔的第1被覆层、和封 闭该第1被覆层的所述开孔的第2被覆层,在所述第1被覆层上设有所 述凹凸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被覆部分 散配置有多个所述开孔,所述肋状部或槽状部在所述开孔之间直线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洞部被减压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构造体在所述被覆部一侧具有伴随其功能而动作的可动 部,
所述被覆部的面对所述空洞部的内表面中与所述可动部平面重合的 范围,成为不具有由所述肋状部或所述槽状部构成的倾斜和台阶的平坦 面区域,所述被覆部包括金属层,所述可动部构成为与下部电极平面重 合,借助与所述下部电极之间的静电力进行振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构造体在所述被覆部一侧具有伴随其功能而动作的可动 部,
在所述被覆部的面对所述空洞部的内表面上,避开与所述可动部平 面重合的范围而形成所述肋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构造体在所述被覆部一侧具有伴随其功能而动作的可动 部,
所述凹凸构造构成为使所述肋状部或所述槽状部横穿与所述可动部 平面重合的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在所述 第1被覆层中避开由所述肋状部或所述槽状部构成的凹凸区域,形成于 所述第1被覆层的平坦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5、6或11所述的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构造体在所述被覆部一侧具有伴随其功能而动作的可动 部,
所述开孔避开与所述可动部平面重合的范围而形成。
13.一种功能器件的制造方法,该功能器件具备基板、形成于该基 板上的功能构造体、配置有该功能构造体的空洞部、和被覆该空洞部的 被覆部,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构造体形成步骤,与牺牲层一起形成所述功能构造体;
绝缘膜形成步骤,在所述功能构造体上形成绝缘膜,该绝缘膜在至 少一部分表面区域具有包括槽状部或肋状部的凹凸形状;
第1被覆层形成步骤,在所述表面区域上形成第1被覆层,该第1 被覆层具有体现所述凹凸形状而包括肋状部或槽状部的凹凸构造,并且 具有开孔,所述肋状部或槽状部横穿覆盖所述空洞部的被覆范围,且超 过所述被覆范围而延伸到其两侧,所述凹凸构造延伸到被覆范围即空洞 部区域的外侧;
分离步骤,通过所述第1被覆层的所述开孔,去除所述功能构造体 上的所述绝缘膜和所述牺牲层;和
被覆步骤,形成封闭所述第1被覆层的所述开孔的第2被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4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进的电阻布置的起动机电磁开关
- 下一篇:绕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