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会议控制信令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1297.2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8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章;周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N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景平;逯长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会议 控制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传输会议控制信令的方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图像语音压缩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议电视技术日渐成熟,其业务已成为邮电通信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H.320协议体系是电路交换式会议电视系统的协议标准。H.221协议是H.320协议框架中的帧结构协议,它主要定义了音频、视频、数据、控制信令等如何复接成帧传输的格式,将64-1920kbps的传输通道细分为速度更低的通道,以适于传输音频、视频、数据及信息通信业务的目的。设备工作在多点会议中时,通过H.221的比特率分配信令(BAS)子通道发送会议控制信令。
图1为H.221协议帧通道分布的一个示例,带宽为128kbps。
一般情况下,音频数据占用I通道的第0-7子通道(如G.711协议);同步码/信令/加密(如果有加密)分别占用I通道第8子通道的FAS(帧同步信号)/BAS(比特率分配信令)/ECS(加密控制信号)位置;LSD(低速率数据通道)/MLP(多层协议通道)/视频等数据通道占用I通道第8子通道的除FAS/BAS/ECS的其他通道位置。扩展通道一般由视频占用。H-MLP(高带宽多层协议通道)/HSD(高速率数据通道)根据应用层使用情况占用相应位置。
在H.320系统中,系统每10ms向线路发送一个数据帧,该示例为系统每10ms向线路发送160个字节的有效数据,对于奇帧,BAS信令子通道发送信令的校验值,偶帧发送信令。因此,BAS信令子通道的速率为0.4kbps,即每20ms发送一个字节信令。也就是说,现有的H.320系统的会议控制速率最大为0.4kbps。在大容量的会议中,此带宽限制了系统的会议控制响应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会议控制信令的方法、设备,以提高在多点会议过程中会议控制信令的传输速率,提高会议控制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会议控制信令的方法,包括:
需要传输会议控制信令的设备与对端设备利用H.230中MBE信令扩展或者利用H.221中非标准字节扩展进行高带宽会议控制能力协商;
所述利用H.230中MBE信令扩展进行高带宽会议控制能力协商包括:需要传输会议控制信令的设备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扩展的MBE信令,所述扩展 的MBE信令携带高带宽会议控制信令标识和能力属性;根据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扩展的MBE信令,获知对端设备的能力属性;
所述利用H.221中非标准字节扩展进行高带宽会议控制能力协商包括:需要传输会议控制信令的设备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扩展的非标准能力字节Ns-cap,所述Ns-cap携带高带宽会议控制信令标识和能力属性;根据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扩展的非标准能力字节Ns-cap,获知所述对端设备的能力属性;
如果所述对端设备与自己具有相同的能力属性,则协商成功;
协商成功后,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自己需要使用的高带宽会议控制通道的信息,所述高带宽会议控制通道为BAS信令子通道之外的空闲通道;
在收到所述对端设备的允许传输命令后,利用所述自己需要使用的高带宽会议控制通道传输所述会议控制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会议控制信令的设备,包括:
能力协商单元,用于与对端设备进行高带宽会议控制能力协商;所述能力协商单元包括:第一协商子单元和/或第二协商子单元;所述第一协商子单元,用于利用扩展的H.230中的MBE命令携带高带宽会议控制信令标识和能力属性进行高带宽会议控制能力协商;所述第二协商子单元,用于利用扩展的H.221协议中的非标准字节Ns-cap携带高带宽会议控制信令标识和能力属性进行高带宽会议控制能力协商;
通道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能力协商单元进行协商成功后,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自己需要使用的高带宽会议控制通道的信息,所述高带宽会议控制通道为BAS信令子通道之外的空闲通道;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端设备的允许传输命令;
控制信令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收到所述对端设备的允许传输命令后,利用所述自己需要使用的高带宽会议控制通道传输所述会议控制信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1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