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00944.8 | 申请日: | 2009-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5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牟忠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忠臣 |
| 主分类号: | A61K36/00 | 分类号: | A61K3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压榨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的提取方法,尤其是一种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属于中医药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祖国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学,是几千年来人们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经验。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是全面的、全方位的,仅中药传统方剂就达万余种之多,还有很多的传方、验方、单方、秘方,治病范围广泛,包罗万象,用之不竭取之不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医学。具WHO公布的资料表明,世界上死亡病例一半以上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药物致死。在我国每年就有数万计的儿童受药物而致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事件,比如抗生素是西方研究的战胜人类感染性疾病的神圣武器,但抗生素可杀死人体内的共生菌,给人类带来严重的药害后果,现代药品已经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后果是无法补偿的。中医方剂、药剂是祖国医学临床实践的结晶,传统医学方剂对疾病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只因为中药按照传统的服用方法,煎药费时费工,中药汤难喝等,造成了吃中药费力,吃西药打针省时,中医受到了排挤,中医药得不到发扬光大。因此,弘扬发展祖国医药,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开发中医传统方剂。弘扬和发掘中医药学这一伟大宝库,将中医药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研究发展,改变中药传统用药工艺是必行之路。
本发明的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方法,作用于传统中药工艺改革项目,改变传统的用药方法,提取的药物精华“物质”可改变中药配伍,创造新药发展的基础,为改变我国医疗面貌,弘扬和发展传统中药,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先改2000种传统方剂,常见疾病可得到基本治疗。
改革传统中药使用方法是根据压榨吸滤技术,提取中药材自身的全部有效成份,不破坏原有中药药材自身的功能,是用技术工艺提取中药药材精华,也就是量变质不变的工艺方法。
提取是依中药药材为原料,中药的原材料种类很多,常用的药材就达350多种。分为草、木、虫、石、谷五大类,在提取精华时,把中药材分成花、根、茎、木、皮、粒、石七类,因类型不同工艺流程也有所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改传统中药的使用方法,根据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技术,提取中药药材自身的全部有效成份,在提取过程中,不破坏原有药材自身的功能和药效,按传统中药药材应用的功能及药理,用技术工艺提取药材精华,理论不变进行提取的技术工艺,是实现量变质不变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植物类中药压榨吸滤提取技术工艺流程:
中药材的筛选→破碎→液化(醇化)→压榨吸滤→过滤→回流(蒸馏)→烘干→粉末→包装成型。
1、花类中药材筛选后→破碎粗渣→加70度乙醇加温45℃-50℃→醇化2小时30分→压榨吸滤沉淀→取上清液→过滤200目→回流收回乙醇→低温烘干→粉末200目→成品包装。
2、根类中药药材筛选水洗→破碎5-10目粒→1.2丙醇→加温45℃-50℃醇化反应3小时→加水倍量4小时液化→压榨吸滤→沉淀→取上清液→回流回收丙二醇→加热浓缩→烘干→粉末200目→成品包装。
二、虫石类中药药材的压榨吸滤提取工艺流程:
中药材的筛选→粉碎→醇化→搅拌→过滤→分解→冷却→粉末→包装成型。
三、传统中药汤头改型工艺,基本上的流程和前两种相同,只是多种中药药材组合的工艺程序。汤头方剂改型是根据汤头方剂的性能、主治、改变成型,根据配伍的药量、作用而定,口服药可改片、丸、丹、粒、散、液。
四、外用的可按膏、酊、粉这些改型方剂的配方用药,全部是经过提取的精华物质为药基,并不是原材料。
改型的片、丸、丹、粒、散、液、膏、酊、粉等全部按照《中药药典》制作工艺而制作。
另,以上加入的辅料也可以是:淀粉、蔗糖、乳糖、甘露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明胶、甘油、琼脂、碳酸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糊精等。
药剂的剂型可以是: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喷雾剂、滴丸剂等。
如中药败毒散可改型冲剂、丸剂、胶囊可分为多型制剂,主要是为了病患者不用煎药服用,难喝费时费力了。本方汤头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外感身疼头项重,散寒祛湿并疏风。
功效:益气解表,疏风祛湿。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症,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疼,肢体酸痛,胸膈痞闷,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舌苔白腻,脉浮而重取无力。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荨麻疹、痢疾、疟疾、疮疡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忠臣,未经牟忠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妇科检查托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