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换设备内实现分组调度的方法及交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0610.0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8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斌强;于婧;郑德任;周粳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50002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 设备 实现 分组 调度 方法 | ||
1.一种交换设备内实现分组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输入调度器接收分组报文后,将所述分组报文输入分组缓存器内的分组队列;
按照所述分组队列的紧迫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述分组队列输出至对应的输出缓存器;
所述输出缓存器根据接收到的分组队列内的分组报文的优先级对所述分组报文进行调度;其中,
所述分组缓存器包括M个虚拟输出队列和一个多播队列,所述M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将分组报文输入分组缓存器内的分组队列包括:
判断所述分组报文的类型;
当所述分组报文为单播报文时,将所述分组报文输入所述M个虚拟输出队列中最短的虚拟输出队列,当所述分组报文为组播报文时,将所述分组报文输出至所述多播队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含N个输入调度器、N个分组缓存器、N个输出缓存器的交换结构,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每个所述分组缓存器包括N个虚拟输出队列、一个多播队列和N乘N个带缓存的交叉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分组报文输入所述M个虚拟输出队列中最短的虚拟输出队列包括:
获取所述分组报文的输出端口标签;
按照最短优先原则从所述输出端口中对应选择进入最短的虚拟输出队列的输出端口;
将所述分组报文输入所述选择的输出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乘M个带缓存的交叉节点,
所述按照分组队列的紧迫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述分组队列输出至对应的输出缓存器包括:
分别定义所述分组队列的紧迫度和根据所述分组队列映射的逻辑队列的紧迫度;
判断所述分组报文所在分组队列的紧迫度及所在逻辑队列的紧迫度;
将所述分组队列的紧迫度和逻辑队列的紧迫度最高的分组报文输入到对应的交叉节点进行缓存;
将缓存紧迫度最高的交叉节点所缓存的分组报文传输到对应的输出缓存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缓存器根据接收到的分组队列内的分组报文的优先级对所述分组报文进行调度包括:
调用预先设置的差额轮询算法;
当轮询到当前优先级时,判断预先为所述优先级分配的计数器的值是否大于所述分组队列的包长;
当所述计数器的值大于所述分组队列的包长时,输出所述分组队列内的分组报文。
6.一种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调度器、分组缓存器和输出缓存器,
所述输入调度器,用于接收分组报文后,将所述分组报文输入分组缓存器内的分组队列;
所述分组缓存器,用于按照所述分组队列的紧迫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述分组队列输出至对应的输出缓存器;
所述输出缓存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分组队列内的分组报文的优先级对所述分组报文进行调度;其中,
所述分组缓存器包括M个虚拟输出队列和一个多播队列,所述M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输入调度器包括:
类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分组报文的类型;
报文输入单元,用于当所述分组报文为单播报文时,将所述分组报文输入所述M个虚拟输出队列中最短的虚拟输出队列,当所述分组报文为组播报文时,将所述分组报文输出至所述多播队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缓存器包含M乘M个带缓存的交叉节点,还包括:
紧迫度定义单元,用于分别定义所述分组队列的紧迫度和根据所述分组队列映射的逻辑队列的紧迫度;
紧迫度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分组报文所在分组队列的紧迫度及所在逻辑队列的紧迫度;
报文缓存单元,用于将所述分组队列的紧迫度和逻辑队列的紧迫度最高的分组报文输入到对应的交叉节点进行缓存;
报文输出单元,用于将缓存紧迫度最高的交叉节点所缓存的分组报文传输到对应的输出缓存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缓存器包括:
算法调用单元,用于调用预先设置的差额轮询算法;
优先级判断单元,用于当轮询到当前优先级时,判断预先为所述优先级分配的计数器的值是否大于所述分组队列的包长;
输出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计数器的值大于所述分组队列的包长时,输出所述分组队列内的分组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6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