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0415.8 | 申请日: | 2009-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汉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汉卿 |
主分类号: | B65B13/22 | 分类号: | B65B13/22;B65B13/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卷收余带 装置 手拉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收余带装置,尤指一种卷收余带装置具有可收折的摇柄 的手拉器。
背景技术
参照图13,是现有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的示意图。现有的卷收余带 装置包括一六角柱91与两旋钮92,所述的六角柱91的两端穿设于所述的扳动 件93的两壁面,所述的两旋钮92分别装设在所述的六角柱91的两端,并防止 所述的六角柱91由所述的扳动件93脱出,所述的六角柱91开设有一破槽94, 破槽94供卷带的余带伸入,凭借转动所述的两旋钮,使卷带的余带卷绕在六角 柱,达到卷绕余带的目的。
然而,背景技术的设计在六角柱两端都设有旋钮,增加了必须设置旋钮的 成本,且旋钮体积庞大,常态性的位于扳动件的两侧无法收折,这种增加体积 的设计并无法获得操作者的青睐,而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除此之外,六角柱原本的功用为手拉器的握把,当六脚柱的握把卷绕有余 带时,握把的厚度增加而变得不容易操控,背景技术的设计确实并非一良善的 设计。
有鉴于上述现有结构的缺失,本发明人乃发明出一种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 手拉器,其是可克服上述现有结构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现有的卷 收余带装置的旋钮存有体积庞大无法收折的缺失,且六角柱同时为握把使用不 便利而有待加以改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其包括一座体、一卷轮与一握把,所述的握把包括第一端与第二 端,所述的握把第一端设有一握持部,所述的卷轮枢接所述的座体与所述的握 把第二端,所述的握把更设有一扳动件,其与所述的卷轮产生棘动关系,操控 所述的握持部令所述的卷轮卷绕捆带;以及
一卷收余带装置,位于所述的握持部与所述的扳动件之间,所述的卷收余 带装置包括一收带组,所述的收带组能够卷收余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将捆带的余带卷收在卷收余带装置, 达到收藏余带的目的,确实防止余带外露在手拉器,且卷收余带装置与握把分 离,卷收余带装置不影响握把操控。
2.本发明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设有一可收折的摇柄,摇柄能够在卷 收位置与定位位置之间移动,当完成卷收余带工作时,转动摇柄卡设在卡制槽, 达到定位功效。
3.本发明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握把在定位位置时能够限制收带组无 法转动防止余带松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由图1的3-3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由图1的4-4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本体卷收捆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本体卷收捆带完成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卷收余带装置操作的动作图,表余带伸入容带 槽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7的延续,表转动摇柄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8的延续,表收带组卷绕余带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图9的延续,表收折摇柄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卷收余带装置的手拉器的示意图;
图13是现有卷收余带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汉卿,未经黄汉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