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真菌诱导白木香树产生沉香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0258.0 | 申请日: | 200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1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郭顺星;龚利娟;陈晓梅;王春兰;孟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745;C12R1/7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马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真菌 诱导 木香 产生 沉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真菌诱导白木香树产生沉香的方 法。
背景技术
沉香(Agarwood)为瑞香科(Thymelaeceae)沉香属(Aquilaria)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树脂的木材,称为国产沉香、土沉香、沉水香。从16世纪沉香已作 为中药开始使用,其味辛、苦,性微温,具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用治胸 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等症。白木香含树脂的木材为国产中药沉香的正 品来源,也是我国生产中药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其功用与进口沉香[同属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的含树脂的木材相同。中药沉香乃是中国、日本、印度以及其他东南亚国 家的传统名贵药材和名贵的天然香料。
白木香又名土沉香、香材、牙香树、女儿香、栈香、青桂香、崖香和芫香,是一种热带 亚热带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和福建等省, 喜生于低海拔的山地、丘陵以及路边阳处疏林中。近年来,对沉香的需求量剧增,使得白木 香野生资源的蕴藏量急剧下降,1987年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三级保护植物,1999年又被国务 院批准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因此广辟生产途径,解决沉香资源贫乏问题变得十分 迫切。
沉香是白木香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经机械损伤、真菌、昆虫等的作用下,长期分泌积累 产生。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机械损伤,但存在产量低,品质差,而且生产周期长的缺陷。利 用微生物来提高沉香产量,改善品质,缩短生产周期,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2株能够诱导白木香树产生沉香的真菌,这2株真菌都是从白木 香树的茎部分离得到的,它们能诱导活体白木香树树干和离体白木香树树干分泌产生与沉香 化学成分相似的黄褐色物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真菌诱导白木香树产生沉香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 单,生产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充分地利用和保护了白木香树资源,便于推广应用,解决 沉香药用资源紧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步骤是先培养真菌,再将真菌接种到白木香树的树 干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接种部位的周围会产生与沉香化学成分相似的黄褐色物质,该物 质燃烧时能产生沉香燃烧时特有的香气。本发明采用的2株真菌经鉴定分别为镰孢属真菌 A-11(Fusarium sp.),保藏编号CGMCC No.2596,和头孢霉属真菌A-17(Cephalosporium sp.), 保藏编号CGMCC No.2597。这2株真菌于2008年7月16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 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3号,中国科学院微 生物研究所。菌株的保藏和存活证明见附件。
真菌A-11的培养特性为: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为粉红色,气生菌丝为绳索状,菌落背 面为杏黄色,分泌橘红色物质,生长1周菌落直径为7.9cm;小型分生孢子单孢,椭圆形或 长圆形,稍弯曲,5-12.5×3-6.5μm;大型分生孢子双胞,长圆形,稍弯曲,1.5-18.5×5-6.7μm。
真菌A-17的培养特性为: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为粉红色,分泌红色物质,表面絮状, 有同心环,生长1周菌落直径为5.5cm;分生孢子梗简单,从菌丝直接长出,单生;分生孢 子单孢,无色,卵圆形或长圆形,5-11.5×2.5-5μm,常聚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的液滴内。
具体地说,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步骤方法如下:
1.真菌的培养
将由白木香树茎部分离得到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96的真菌A-11和保藏编号为 CGMCC No.2597的真菌A-17分别自低温保藏的斜面试管菌种活化后,转接于PDA培养基 的平皿中,恒温培养15-20天;或转接于PDA液体培养基或麦麸液体培养基中,恒温震荡培 养5-15天,或转接于锯末麦麸固体培养基中,恒温培养20-50天;培养温度均为22-28℃。
将上述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含有锯末、树叶和麦麸的锯末复合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待 菌丝长满培养基后直接使用。锯末复合固体培养基中锯末、树叶和麦麸的重量比为2∶1∶0.5。
2.真菌的接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