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00060.2 | 申请日: | 2004-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汤浅雅司;多田嘉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 飞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本发明是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于2004年12月7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 “冰箱”的中国专利申请第200410100056.0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利用直接冷却方式冷却的冷藏室和利用间接冷却 方式冷却的冷冻室以及保温室的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冰箱形成从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由冷凝器、节流阀、 冷却器再返回压缩机的冷冻循环,包括由被冷却器冷却的冷却壁面来冷却箱 内的直接冷却方式和将被冷却器冷却的冷气向箱内循环而冷却箱内的间接 冷却方式。例如,日本特许出愿特开2000-28257号公报公开的内容。下面 就此参照附图说明上述现有的冰箱。
图16是上述公报中公开的现有的冰箱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6所示,现 有的冰箱利用具有隔热效果的隔板345上下划分为冷藏区和冷冻区,冷藏区 内利用冷藏室内隔板346上下划分形成冷藏室306和蔬菜室347。
另外,冷冻区中利用冷冻室内隔板348分隔成第一冷冻室349和第二冷 冻室350。并且,在冷藏室306的内箱302的壁面上配置冷却管351,在冷 冻区背面具备冷却器319和冷却用风扇318。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冷藏区的蔬菜室的温度因依赖于冷藏室的温 度故难以进行温度控制,加快蔬菜保鲜度劣化速度,在食品保存上是不理想 的。
在第一冷冻室349内也存在这样的缺陷,因受到第二冷冻室350的温度 影响故难以进行温度控制,使用上受到制约,使用性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独立的保 温室并通过将它们控制在规定温度而提高食品的保鲜效果的使用性能优良 且价廉的冰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冰箱包括利用直接冷却方式冷却的冷藏室、 利用间接冷却方式冷却的冷冻室、保温室,还具有生成用于冷却箱内的冷气 的冷却器、配置在冷却器上方的冷却用风扇、对冷却器加温而除霜的除霜用 加热器、在冷却器前面具有冷却器罩并收纳冷却器的冷却器室。并且,所述 保温室具有:与所述冷却器室连接的通道、与所述通道连接的排出口、控制 风量的调节风门、内设有所述调节风门的控制面板、以及设于所述保温室的 壁面上的温度补偿用加热器,其中,在所述调节风门的前后的风路内设置用 于抑制暖湿气流入的回弯部。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冷藏室和冷冻室分别独立冷却,所以可互不影响而 将各自箱内温度保持在规定温度。特别是,在利用直接冷却板(直冷冷却板) 等冷却冷藏室的直接冷却方式下,可通过附着在直冷板表面的水分将冷藏室 内保持在高湿度,同时在比冷藏室温度低一些的0℃附近的独立形成的保温 室内通过在控制面板内的调节风门的设定温度(工作温度)范围内控制冷却 量并通过控制温度补偿用加热器的导通比来将保温室保持在规定温度,从 而,将食品保持在规定温度。
另外,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冰箱具有利用直接冷却方式冷却的冷藏室和利 用间接冷却方式冷却的冷冻室以及保温室,还具有生成用于冷却箱内的冷气 的冷却器、配置在所述冷却器的上方的冷却用风扇和在所述冷却器前面设置 冷却器罩并收纳冷却器的冷却器室,其特征在于,形成设置与所述冷却器室 连接的通道、冷气的排出吸入口和在通道内设有调节风门或保温室风扇的任 意一个的风路,所述风路设置在保温室内,并且在所述冷藏室的底面壁与所 述保温室的顶面壁之间填充将一部分去除而形成凹形的隔热材料,在与所述 顶面壁之间构成顶面通道,另外,在所述顶面通道中设有用于将冷气排出到 所述保温室内的排出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纵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冻循环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冰箱的纵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冰箱的机械式调节风门周围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冰箱的机械式调节风门周围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冰箱的机械式调节风门周围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却用风扇周围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冰箱的纵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冷冻循环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冰箱的纵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冰箱的纵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0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鉴定多肽抗原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内燃机燃料系统的燃料高压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