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供电系统、电动车辆以及车辆用供电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31868.8 | 申请日: | 2008-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真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7/00;H02J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徐健;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供电系统 电动 以及 供电 设备 | ||
1.一种车辆用供电系统,以非接触方式从设置于车辆外部的供电设备(200)的送电单元向搭载于车辆(100)的受电单元(110)供电,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120、410),其检测所述送电单元与所述受电单元的位置关系;
第一引导控制单元(410、420),其基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车辆,使得向所述送电单元引导所述车辆;
第二检测单元(460),其基于从所述送电单元向所述受电单元的供电状况,检测所述送电单元与所述受电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
第二引导控制单元(470、420、430、440),其在通过所述第一引导控制单元使所述车辆与所述送电单元接近到预定的距离时,基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车辆,使得进行所述送电单元与所述受电单元的位置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送电单元配置于地面,
所述受电单元配置于车体底面,
所述送电单元和所述受电单元的相对面积比所述车体底面的面积小,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
拍摄装置(120),其搭载于所述车辆,对所述车辆的外部进行拍摄;和
图像识别部(410),其基于通过所述拍摄装置拍摄的图像来识别所述送电单元的位置,
所述预定的距离为通过所述车辆接近所述送电单元、从而所述送电单元进入车体下部、因而变为无法通过所述拍摄装置拍摄所述送电单元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预定的距离为所述受电单元能够从所述送电单元接受电力的预先设定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供电系统,其中,
还包括在所述车辆与所述供电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130、240),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进一步包括表示所述送电单元的位置的发光部(230),
所述发光部在通过所述通信单元确立了所述车辆与所述供电设备之间的通信之后发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发光部根据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从所述车辆接受的指令而发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供电系统,其中,
还包括在所述车辆与所述供电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130、240),
所述供电设备根据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从所述车辆接受的指令而启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送电单元包括从电源接受电力的送电用线圈(224),
所述受电单元包括用于以非接触方式从所述送电用线圈接受电力的受电用线圈(112),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距离推定部(460),所述距离推定部基于从所述送电用线圈向所述充电用线圈输送的电力的信息来推定所述送电单元与所述受电单元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供电系统,其中,
在通过所述第二引导控制单元执行所述送电单元与所述受电单元的位置对准的期间中从所述送电单元向所述受电单元供给的电力的大小比在所述位置对准完成后从所述送电单元向所述受电单元供给的电力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引导控制单元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对所述车辆的转向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420),
所述第二引导控制单元包括基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对所述车辆的驱动和制动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部(430、4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18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电机及其转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带时戳的采样数据分级传输核心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