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30555.0 | 申请日: | 200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2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森本裕之;山下浩司;鸠村杰;若本慎一;竹中直史;岛津裕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装置 | ||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至少一台中间热交换器,该中间热交换器将制冷剂和与上述制冷剂不同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冷冻循环回路,该冷冻循环回路经由上述制冷剂流通的配管连接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至少一个膨胀阀及上述中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侧流路;以及
热介质循环回路,该热介质循环回路经由上述热介质流通的配管连接上述中间热交换器的热介质侧流路、泵及使用侧热交换器;
上述压缩机及上述室外热交换器收容在室外机内;
上述中间热交换器及上述泵收容在中继单元内;
上述使用侧热交换器收容在室内机内;
在上述热介质循环回路,连接有用于吸收上述热介质的体积变化的膨胀吸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中间热交换器,具有用于上述热介质的加热的中间热交换器和用于上述热介质的冷却的中间热交换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继单元分为第1中继单元和第2中继单元;
用于将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和液体的气液分离器收容在上述第1中继单元内;
上述中间热交换器及上述泵收容在上述第2中继单元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作为制冷剂的往复通路的2根配管连接上述室外机和上述第1中继单元;
由作为热介质的往复通路的2根配管连接上述第2中继单元和各上述室内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作为制冷剂的往复通路的至少3根配管连接上述室外机和上述中继单元;
由作为热介质的往复通路的2根配管连接上述中继单元和各上述室内机。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与上述泵的吸引侧连通的方式连接着上述膨胀吸收装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膨胀吸收装置是膨胀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膨胀箱的容积在5升以下。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膨胀箱较之上述室内机配置在上侧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上述膨胀箱与上述室内机的高度差在10m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向上述热介质循环回路供给时的热介质的压力设置为100kP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05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波峰焊接的装置
- 下一篇:用于确定交叉卷绕筒管的取向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