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信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9998.8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7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弗雷迪克·伯格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7/00 | 分类号: | H03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中国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信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更具体地,涉及生成码字和决定码字在电信系统中传输的信息符号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电信系统中,当用户终端开始访问系统时,首先确定包括符号定时和帧定时在内的时间同步,所述帧包含若干个符号。在一个示例性3GPP蜂窝系统中,符号定时是通过检测主同步信道P-SCH传输的主同步信号来获取的,而帧定时是通过解码从同步信道S-SCH传输的从同步信号而确定的。从同步信号通常也传输有关小区标识或小区群标识的信息。小区群标识用来识别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的群组。
在一个蜂窝通信系统(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符号在无线帧中传输。在一个示例性OFDM系统中,无线帧的时间间隔为10ms且同步符号按5ms等距分隔。可能需要其确定单个S-SCH符号的帧定时和小区专用信息。在另一个示例性3GPP系统中,两个从同步码SSC序列被复用到一个S-SCH符号中。SSC序列是从一组31位m序列中获取的且应用了小区专用加扰。一个S-SCH符号中两个SSC序列的指数m0和m1可视为长度为2的码字的表征码元。每个这种S-SCH码字用[m0,m1]表示。
图1为覆盖了小区1(102)和小区2(103)的一个蜂窝通信系统的基站(101)图。小区是指基站无线覆盖的区域,每个基站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105)、(106)覆盖一个或多个小区。小区通过小区标识来识别。在小区边界处,UE(104)可能会接收到从基站(101)传输的强度相似的S-SCH信号。如果UE(104)执行单个码元检测,则可能从不同小区中检测到这两个码元。例如,如果基站(101)在小区1(102)中传输码字[m0(1),m1(1)],在小区2(103)中传输码字[m0(2),m1(2)],那么UE(104)可能错误地检测到[m0(1),m1(2)]或[m0(2),m1(1)]。这称为模糊事件。
为了避免模糊事件的发生,[m0(1),m1(2)]和[m0(2),m1(1)]最好是无效的码字。FT=0的码字在帧的一个OFDM符号中传输,而FT=1的码字在同帧的另一个OFDM符号中传输。否则,UE(104)不识别小区1也不识别小区2,而是从[m0(1),m1(2)]和[m0(2),m1(1)]获取到错误的小区群标识和帧定时。
图2是码字二维空间分割的示意图。斜线以上的码字帧定时FT假设值编码为0,斜线以下的码字帧定时FT假设值编码为1。因此构建的代码使对于给定的S-SCH符号,特定FT假设值的所有可能的码字均存在一种m0<m1或m0>m1关系。码字内码元间的小距离|m0-m1|形成了斜线码字区。
另一种代码设计标准是将冲突事件的数量降至最低。当两个码字共享同一码元,如[mk,ml]和[mk,mn],则发生冲突事件。
在一个E-UTRA系统中,采用了上述斜线区代码设计,并指定下述代码结构将小区群IDNID映射到码元:
m0=m′mod31
m′=NID+q(q+1)/2,
其中,0≤NID≤167。
现有技术条件下,群ID编码的代码结构生成0≤NID≤167的码字,其满足m0<m1。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9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