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卷绕钢带的边缘剪切废料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29871.6 | 申请日: | 2008-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6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X·布瓦西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47/04 | 分类号: | B21C47/04;B21C47/32;B21C4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群峰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卷绕 边缘 剪切 废料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和6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卷绕钢带的边缘剪切废料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连续移动的钢带的加工,尤其涉及所述带材的边缘或侧边的连续剪切。
特别地,轧制钢带的侧边在热轧后可能会具有不同类型的缺陷,尤其是裂缝或“裂纹”,所述裂缝或“裂纹”必须在继续带材的加工操作之前通过例如冷轧来消除,以在这些操作过程中消除带材上的断裂。另一方面,在以带卷的形式提供给客户之前,轧制带材必须加工成所要求的宽度,并且在所要求的公差之内。为此,使用同时剪切边的两个边缘的、带圆形刀刃的剪来进行移动带材的侧边的剪切。根据情况,在连续退火线或酸洗线的出口,在组合线的酸洗部分和轧制部分之间或者在特别地专用于剪切的线上使用这种剪。
带材边缘的剪切产生宽度可从几毫米变化到几十毫米(几毫米)的两个连续废料,这些废料必须有效地从剪移除,以避免任何的积聚或增多(foisonnement),而积聚或增多会要求停止线上操作并因此要求停止所涉及的所有设备。为此,使用两种技术:
-在所谓的“废料切割机”的机器上对边缘带进行连续碎断,其中所述机器由旋转卷筒构成,所述卷筒为了剪切配有相对于边缘的移动垂直或倾斜地布置的多个刀刃。这种装置是有效的,但是每个旋转卷筒的刀刃的相对位置所要求的精度使得其构造变得精细,并且刀刃不可避免的磨损要求停产,以对其进行更换。
-另一种技术在于,在芯轴上捆扎(botteler)废料,相对于第一种技术,该技术具有更简单的构造原理的优点,其不需要停产来更换工具,但是具有本发明意图解决的特定问题。
捆扎装置必须能够进行对来自于带材宽度两侧的两个剪切头的边缘剪切废料的卷绕。实际上,废料具有从小于1mm变化至大于5mm的厚度,以及能够从几毫米变化至几十毫米的小宽度,并且废料以每秒几米的速度移动。一个关键点是保证废料从剪的刀刃转移至捆扎装置,然后保证废料接合在卷绕轴上,以便开始进行卷绕。目前使用一种有几个变型的技术,该技术在于,将在剪的刀刃的出口处的废料引入料槽中,其中所述料槽向着在捆扎装置之前的积聚室或积聚坑变宽。由于呈线球形式的废料的积聚所导致的堵塞或增多的倍增,直至目前,没有任何用于自动将废料引入捆扎机的装置足够有效和可靠以保证以与待剪切的带材的连续移动相关的正确速度移除废料。所述引入,即将积聚室中线球的至少一个头带向卷绕轴以便开始线球的卷绕,因此通过安排在积聚室的保护区中的操作员来实现,其中所述操作员配有长的吊钩,其允许操作员将废料带向引入捆扎机的料槽。操作员监督操作,并且每当需要避免堵塞和需要在废料断裂之后重新引入废料时进行干预。该工作岗位特别地辛苦,并且要求操作高度谨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用于使钢带的边缘剪切废料的卷绕自动化的方法和装置,以特别地避免任何直接的人为干预。
因此,本发明提出根据权利要求1和6的这种装置和方法。
一组从属权利要求同样说明了本发明的优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卷绕连续移动的钢带的边缘剪切废料的装置,其包括:
-边缘剪,其使得边缘转向通向呈线球形式的边缘废料的积聚室的进料槽中;
-捆扎卷筒,其包括在所述卷筒的两个侧表面之间的卷绕轴;
-夹持装置,其适于将积聚室中的线球的头部带向卷绕轴,以开始线球的卷绕,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卷绕芯轴可以沿卷筒的卷绕轴插入穿过所述卷筒的侧表面之一的中央开口;
-在芯轴插入模式下,反压力元件通过与芯轴一起夹紧线球头部来与芯轴同轴地协作。
由于芯轴和反压力元件的相互作用,根据本发明的剪切废料的卷绕能够在免除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进行。
特别地,反压力元件能够有利地包括与芯轴同轴的压力辊,该压力辊可以理想地由千斤顶激活而沿卷筒的卷绕轴平移,其中所述千斤顶实施纵向接近,直至线球头部如期望地夹紧在芯轴截面和压力辊截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9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