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锚定磁性设备和用于控制所述磁性设备的控制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28797.6 | 申请日: | 2008-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5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米凯莱·卡尔多内;乔瓦尼·科斯马伊;罗伯托·法兰达;安东尼诺·吉利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大利泰磁公司;米兰综合工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Q3/154 | 分类号: | B23Q3/154;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锚定 磁性 设备 用于 控制 单元 | ||
1.一种用于磁性夹持铁元件(P1)的磁性设备(10A、10B、10C、10D、10E、10F),所述磁性设备包括:
支撑结构(11、11A),所述支撑结构(11、11A)具有保持在其厚度(S)内的多个磁极件(30A);
第一侧(12)和第二侧(13),所述第一侧(12)和所述第二侧(13)形成于所述支撑结构(11、11A)的较大的相反面;
所述多个磁极件(30A)的磁极件,所述磁极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极件集流器(50),
各所述第一磁极件集流器(50)的侧部(50A),所述侧部(50A)形成所述第一侧(12)的一部分,
所述磁性设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磁性设备的至少一种运行状态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磁通(F1)在所述第二侧(13)限定第二磁性夹持面,用于磁性夹持第二铁元件(P2),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磁通(F1)从所述第二侧(13)穿出预定的磁场深度(T)并且重新闭合到相邻的磁极件(30A)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牢固地将所述第二铁元件(P2)固定于所述第二侧(13)的所述第二夹持面所需的磁力的值比所述磁性设备(10A、10B、10C、10D)能够施加于所述第一侧(12)的夹持面上的最大的力高至少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件(30A)包括第二磁极件集流器(60),所述第二磁极件集流器(60)的侧部(60A)形成所述第二侧(13)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磁通(F1)从所述第二侧(13)穿出的所述预定的磁场深度(T)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磁极件集流器(60)的最大线性尺寸,所述磁场深度适于牢固地夹持所述第二铁元件(P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件(30A)包括包围第一磁芯(40)的用于反磁化的电线圈(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1、11A)包括第一凹部(R1),其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磁极件集流器(60)、所述第一磁芯(40)和用于改变所述第一磁芯(40)的磁化状态的所述电线圈(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件(30A)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侧(12)的所述第一夹持面上产生第二磁通(F2)的第二磁芯(90),以借助于所述第一磁通和所述第二磁通磁性夹持所述第一铁元件(P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磁芯(90)的第二凹部(R2)。
9.根据权利要求5和7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1、11A)包括第一凹部(R1),其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磁极件集流器(60)、所述第一磁芯(40)、用于改变所述第一磁芯(40)的磁化状态的所述电线圈(3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13)由预定厚度(K)的底部(13B)形成,所述磁性设备的所述底部(13B)被所述第一磁通(F1)穿过,以限定所述第二侧(13)的所述第二磁性夹持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13)由预定厚度(H’)的底部(13B)形成,所述第二侧包括适于限定所述第二磁极件集流器(60)的线性尺寸的第三凹部(R3)。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1A)包括第一凹部(R),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磁极件集流器(50)、所述第一磁芯(40)和用于反磁化的所述电线圈(3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件(30A)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侧(12)的所述第一夹持面上产生第二磁通(F2)的第二磁芯(90),以借助于所述第一磁通(F1)和所述第二磁通(F2)磁性夹持所述第一铁元件(P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大利泰磁公司;米兰综合工科大学,未经意大利泰磁公司;米兰综合工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87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发电玻璃窑的窑压控制方法
- 下一篇:组装式人工角反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