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发光器件内制造高反射欧姆接触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28210.1 | 申请日: | 200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7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汤英文;王立;江风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29 中国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器件 制造 反射 欧姆 接触 方法 | ||
1.一种制造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生长衬底上制备多层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多层半导体结构包括第一掺杂半导体层,第二掺杂半导体层,以及多量子阱(MQW)有源层;在所述第一掺杂半导体层上形成接触辅助金属层;对所述多层结构进行退火,以激活所述第一掺杂半导体层;去除所述接触辅助金属层;在所述第一掺杂半导体层上形成反射欧姆接触金属层;形成与所述反射欧姆接触层连接的邦定层;将所述多层结构与导电衬底邦定;形成与所述导电衬底连接的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二掺杂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衬底包括由沟槽和台面组成的预定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半导体层是p-型掺杂半导体层。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半导体层包括掺杂Mg的GaN。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辅助金属层包括Pt或Pd合金,其中所述合金包括下列材料中的至少一种:Ru,Rh,Pd,Os,Ir,Zn,以及Mg。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辅助金属层的厚度至少是60埃。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接触辅助金属层退火工序的温度在200~1000℃之间,其中所述退火过程大约进行5min,且所述退火气氛包括下列气氛的至少一种:N2,O2,大气,真空以及惰性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接触辅助金属层包括化学刻蚀和/或机械研磨所述接触辅助金属层。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欧姆接触金属层的厚度至少是100埃。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包括下列材料的至少一种:InGaN,InGaAlN,InGaAlP和IaGaAlAs。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衬底包括下列材料的至少一种:Si,GaAs,GaP,Cu和Cr。
12.一种基于在发光器件内制造高反射欧姆接触的方法制造发光器件,该方法包括:
在生长衬底上制造多层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多层半导体结构包括第一掺杂半导体层,第二掺杂半导体层,以及多量子阱(MQW)有源层;在所述第一掺杂半导体层上形成接触辅助金属层;对所述多层结构进行退火,以激活所述第一掺杂半导体层;去除所述接触辅助金属层;在所述第一掺杂半导体层上形成反射欧姆接触金属层;形成与所述反射欧姆接触层连接的邦定层;将所述多层结构与导电衬底邦定;形成与所述导电衬底连接的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二掺杂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衬底包括由沟槽和台面组成的预定图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半导体层是p-型掺杂半导体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半导体层包括掺杂Mg的GaN。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接触辅助金属层包括Pt或Pd合金,其中合金包括下列材料中的至少一种:Ru,Rh,Pd,Os,Ir,Zn,以及Mg。
17.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接触辅助金属层的厚度至少是10埃。
18.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接触辅助金属层退火工序的温度在200~1000℃之间,其中所述退火过程大约进行5min,且所述退火气氛包括下列气氛的至少一种:N2,O2,大气,真空以及惰性气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接触辅助金属层包括化学刻蚀和/或机械研磨所述接触辅助金属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欧姆接触金属层的厚度至少是100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未经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82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