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27658.1 | 申请日: | 2008-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0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生田裕也;木俣裕敬;田中和德;中尾乾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19/22 | 分类号: | H02K19/22;H02K19/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侯颖媖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发电机 整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于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将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交流输出电压整流为直流电压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通过电刷及滑环将励磁电流提供给励磁线圈,同时通过滑轮及皮带将发动机的旋转转矩传递至转轴,驱动转子进行旋转。由此,定子产生交流电压。然后,将整流装置安装于后支架,与定子线圈的输出端子相连接,将定子产生的交流输出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然后,对于构成整流装置的二极管,其IC芯片焊接于铜底座上,铜制的中继引线与IC芯片相焊接,而且铜制的连接引线与中继引线相焊接,利用密封树脂体进行模铸。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38395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所示整流装置中,为了缓和因安装于车辆上时产生的振动在IC芯片中发生的应力,对连接引线设置弯曲部或折弯部,但上述弯曲部或折弯部会成为应力集中的原因,还由于靠近和IC芯片或中继引线的接合部,因此由于振动所引起的接合部的位移会导致发生较大的应力,因此存在弯曲部或折弯部断裂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该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能够提高二极管的耐震性。
本发明是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该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包括:散热器;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以与上述散热器正交的方式配置的连接端子,且与上述散热器平行配置;以及二极管,该二极管包含单面与上述散热器相接合的金属底座、与该金属底座的另一面相接合的IC芯片、对该IC芯片进行模铸的密封树脂体、及一端与上述IC芯片电连接且另一端与上述电路板的连接端子相连接的连接引线,在内置于车用交流发电机、将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交流输出电压整流为直流电压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中,上述二极管的连接引线包括:直线部,该直线部从上述金属底座平行延伸,从上述密封树脂体露出;以及折弯部,该折弯部从上述直线部以大致圆弧状折弯90°以上,将上述折弯部的弯曲半径R设定为比上述直线部的从上述密封树脂体露出的根部和上述连接引线的前端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开距离w要大的值。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将二极管的连接引线的折弯部的弯曲半径R设定得较大,因此即使使整流装置小型化,也能够缓和在二极管的连接引线的折弯部发生的应力集中,抑制折弯部的断裂,能够获得可靠性高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整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内置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整流装置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整流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整流装置的二极管的简要侧面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二极管的引线形状的简要说明图。
图5是应用于现有的整流装置的二极管的简要侧面图。
图6是表示应用于现有的整流装置的二极管的其他例子的简要侧面图。
图7是表示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整流装置的二极管的其他例子的简要侧面图。
标号说明
100车用交流发电机
18整流装置
30散热器
32电路板
33二极管
33a IC芯片
33b金属底座
33c中继引线
33d连接引线
33e密封树脂体
33f直线部
33g折弯部
33h接合部
33i倾斜部
34二极管
37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内置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整流装置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整流装置的立体图。在图1中,定子1包括:定子铁心2;及卷绕在该定子铁心2的定子线圈3。转子4包括:相互相对的一对磁极铁心5、6;安装于铁心5、6间的励磁线圈7;转轴8;以及固定于该转轴8的滑环9。然后,后支架13利用紧固螺栓14固定于前支架12,定子1支承在前支架12和后支架13之间。转轴8由前支架12和后支架13通过轴承15、16支承。滑轮17固定于转轴8的一端。将整流装置18安装于后支架13,与定子线圈3的输出端子相连接,将定子1产生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电压调整器19与电刷架20一起安装于后支架13。电刷架20以电刷21与滑环9相抵接的方式支承电刷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7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裤架
- 下一篇:激光源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