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疟疾疫苗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127550.2 申请日: 2008-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1951947A 公开(公告)日: 2011-01-19
发明(设计)人: J·D·科亨;M·马尚 申请(专利权)人: 葛兰素史密丝克莱恩生物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9/015 分类号: A61K39/015;C07K14/445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张萍;郭文洁
地址: 比利时里*** 国省代码: 比利时;B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疟疾 疫苗
【说明书】:

发明涉及新颖的脂蛋白颗粒,制备和纯化它的方法,它在医学中(特别是预防疟疾感染)中的用途,包含该该颗粒或针对该蛋白颗粒的抗体(例如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的组合物/疫苗及其用途,特别是在治疗中的用途。

疟疾是全球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每年有超过2至4百万人死于该疾病。该疾病最流行的形式之一是由原生动物寄生虫间日疟原虫(P.vivax)引起的,后者可发现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寄生虫能够在低于15摄氏度的温度下完成其蚊体内生环,从而允许该疾病在温带气候中传播。

该疾病最急性的形式之一是由原生动物寄生虫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引起的,大部分由疟疾导致的死亡均由其引起。

疟原虫属(Plasmodium)的生命周期较为复杂,需要两个宿主(人和蚊子)来完成。对人的感染起始于由被感染蚊子叮咬后孢子体进入血流。该孢子体迁移至肝脏并感染肝细胞并在此分化,由红细胞外的胞内阶段进入裂殖子阶段,在该阶段感染红细胞(RBC),以启动无性血液阶段的周期性复制。该周期可通过RBC内一定量裂殖子分化成为有性阶段配子母细胞,其被蚊子摄取,在中肠中经过一系列阶段的发育生成孢子体,其向唾液腺迁移。

由于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疾病很少致死,有关疟疾防治的工作集中在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更为致命的疾病形式上。

尽管由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疾病通常不导致患者死亡,由于病案量的增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显著影响,对导致贫血和死亡的逐渐增多的该疾病的严重发病率的报道以及经济影响,仍然需要针对该疾病的有效疫苗。此外,能够同时对该疾病的两种原因提供保护的单一疫苗将是有利的。

间日疟原虫的一个特征在于一些菌株能够通过在出现在外周循环以表现临床症状之前潜伏在肝脏中而引起迟发感染。因此,个体可在例如经过感染区域时被感染,并在数月内仍不显示症状。可潜在导致疾病的传播,出于该种原因,经过感染区域的人员在经过该感染区域后一定时间内不得献血以供输血。

间日疟原虫疟疾感染在肝脏内保持潜伏,而该寄生虫经历了红细胞前裂体生殖。如果该寄生虫在从肝脏脱离前的该阶段受到控制,则患者不会表现出该疾病的临床症状。

疟原虫属的孢子体阶段已被确认为是疟疾疫苗的潜在靶标。以灭活(辐射)孢子体进行疫苗接种已显示可带来对实验性人类疟疾的保护(Am.J,Trop.Med.Hyg 24:297-402,1975)。然而,从时间上和逻辑上都还无法根据该方法采用辐射孢子体来制造针对一般人群的疟疾疫苗。

孢子体的主要表面蛋白已知为环子孢子蛋白(CS蛋白)。它被认为在其由蚊子注入循环的初始部位(其在此迁移进入肝脏)的传代过程中涉及孢子体的运动和侵染。

疟原虫种的CS蛋白的特征在于以非重复氨基(N-末端)和羧基(C-末端)片段为侧翼的中央重复结构域(重复区)。间日疟原虫中央结构域由通常为九个串联氨基酸的重复单元的多个嵌段组成。

在某些亚洲菌株中,在中央重复区之后,存在约12个氨基酸的额外序列。后者的功能未知。然而,一些人假定所述氨基酸与该疾病的临床症状迟发有关,尽管这还未得到考察。据认为N末端的特征在于已知为区域I的5个氨基酸的序列。还认为C末端的特征在于包含已知为区域II的12个氨基酸的序列。后者包含了细胞吸附基序,其在所有疟疾CS蛋白之间高度保守。

WO 93/10152和WO 98/05355描述了来自恶性疟原虫的CS蛋白的疫苗,且在采用所述方法制备针对恶性疟原虫的疫苗上取得了一些进展,还可参见Heppner等人2005,Vaccine 23,2243-50。

在恶性疟原虫中的CS蛋白具有保守的中央重复区。与之不同,间日疟原虫的CS蛋白已知具有至少两种形式(命名为VK210或I型以及VK247或II型)。这使鉴定具有所有所需性能如免疫原性(提供对间日疟原虫与CS蛋白的特定类型无关的一般保护)的CS蛋白的构建体变得更难,因为针对I型中央重复区的抗体不一定识别在II型相应区域的表位,反之亦然。

重组间日疟原虫CS蛋白在1980-1990年代被表达并作为疫苗进行测试,但取得了有限的成功(Collins等人,1989.Am.J.Trop.Med.Hyg.40,455-64)。在采用交联的一个或多个表位来开发基于多抗原肽(MAP)的疫苗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Nardelli和Tam,1995,Pharm.Biotechnol.6,803-19)。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疟疾疫苗的抗原性颗粒,其被认为生成至少体液应答,还可能生成细胞免疫应答。该抗原还可诱导T辅助细胞,例如Th1和/或Th2细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兰素史密丝克莱恩生物有限公司,未经葛兰素史密丝克莱恩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7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