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棒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方法和超声波探伤检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27512.7 | 申请日: | 2008-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0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小田岛康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4;B22D11/16;B22D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超声波 探伤 检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铸造棒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沿截面为圆形的铸造棒的周向以预定角度配置多个相控阵型探头来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时,相对于任意一个相控阵型探头,将其他的相控阵型探头配置成:所述任意一个相控阵型探头的基于纵波斜角波和纵波垂直波而形成的未检查区域由其他相控阵型探头的基于纵波斜角波和纵波垂直波而形成的检查区域来补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棒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方法,其中,将两个相控阵型探头配置成同时满足以下两个式子的配置角度(α):
2×(180°-2θ2+θ3)≤α≤2θ2-θ3-θ4;
180°-[3θ3+3(180°-2θ2)]≥θ4,
其中,
θ2:相控阵型探头的有效斜角角度;
θ3:OP的中心角;
θ4:相控阵型探头的垂直入射波的死区的中心角的1/2;
O:相控阵型探头的垂直入射波的入射点;
P:相控阵型探头的扫描角度最大时的斜角入射波的入射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棒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方法,其中,将两个相控阵型探头配置成入射波朝向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铸造棒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方法,其中,将多个相控阵型探头配置在水平连铸的铸模出口的附近;对连续地铸出的连铸棒连续地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造棒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方法,其中,通过将连铸棒松动地插入到离开所述铸模出口而配置在其下游侧的堰状体的贯通孔中来阻碍冷却水的流动,将所述相控阵型探头配置成与流动受到阻碍的冷却水相接触的状态。
6.一种铸造棒的超声波探伤检查装置,是沿截面为圆形的铸造棒的周向配置有多个相控阵型探头的超声波探伤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任意一个相控阵型探头,将其他的相控阵型探头配置成:所述任意一个相控阵型探头的基于纵波斜角波和纵波垂直波而形成的未检查区域由其他相控阵型探头的基于纵波斜角波和纵波垂直波而形成的检查区域来补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铸造棒的超声波探伤检查装置,其中,两个相控阵型探头配置成同时满足以下两个式子的配置角度(α):
2×(180°-2θ2+θ3)≤α≤2θ2-θ3-θ4;
180°-[3θ3+3(180°-2θ2)]≥θ4,
其中,
θ2:相控阵型探头的有效斜角角度;
θ3:OP的中心角;
θ4:相控阵型探头的垂直入射波的死区的中心角的1/2;
O:相控阵型探头的垂直入射波的入射点;
P:相控阵型探头的扫描角度最大时的斜角入射波的入射点。
8.一种锻造品的流水制造方法,对于从水平连铸的铸模出口连续地铸出的截面为圆形的连铸棒,以任意的顺序实施切断成短的材料、剥皮、热处理,进而接着进行锻造,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刚铸出后或者在任意的工序之间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所述超声波探伤检查:沿铸造棒的周向以预定角度配置多个相控阵型探头,相对于任意一个相控阵型探头,将其他的相控阵型探头配置成:所述任意一个相控阵型探头的基于纵波斜角波和纵波垂直波而形成的未检查区域由其他相控阵型探头的基于纵波斜角波和纵波垂直波而形成的检查区域来补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锻造品的流水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超声波探伤检查通过将两个相控阵型探头配置成同时满足以下两个式子的配置角度(α)来进行:
2×(180°-2θ2+θ3)≤α≤2θ2-θ3-θ4;
180°-[3θ3+3(180°-2θ2)]≥θ4,
其中,
θ2:相控阵型探头的有效斜角角度;
θ3:OP的中心角;
θ4:相控阵型探头的垂直入射波的死区的中心角的1/2;
O:相控阵型探头的垂直入射波的入射点;
P:相控阵型探头的扫描角度最大时的斜角入射波的入射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75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