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道内残余色散测量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5980.0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3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夏铁君;格伦·A·韦尔布罗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里逊专利及许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8 | 分类号: | H04B10/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焕生;谢丽娜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残余 色散 测量 | ||
背景技术
电信运营商通常部署光纤,用于从一点向另一点发射光信号。一些电信运营商通过这种光纤发送高比特速率光信号,用于在长距离、超长距离和/或海下网络中进行通信。在这种高比特速率系统中,光纤的性能可以取决于通过光纤提供的信道的残余色散(“CD”)值。色散涉及由于光信号传播速度的波长相关性而导致的光信号“散播(spreading)”。如果光信号包含多个波长,那么由于色散,所述光信号的组成波长将通过光纤以不同的速度前进并且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器,导致光信号“散播”。由于构成光纤的材料和/或光纤的几何结构的原因,所以可能出现色散。通过光纤的光速随光的波长或频率而略微改变。从而,每个波长当通过光纤时以略微不同的角度折射。光的这种折射或散播被称作色散。例如,对于传输数据速率常常为十(10)千兆比特每秒(G/s)的网络,对于光信号来说残余色散的公差可以近似为每纳米(nm)“1500”皮秒(ps)。然而,对于传输数据速率为四十(40)G/s的网络,残余色散的公差可以简化为近似“100”ps/nm。
附图说明
图1是其中可以实现这里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网络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2图示了在图1中所描绘网络的网络设备、发射器和/或接收器的示例性组件;
图3描绘了在图1中图示的发射器的示例性组件;
图4图示了在图1中所描绘的接收器的示例性组件;
图5依照一个实现方式描绘了在图3中图示的发射器的可调谐双频率光源的示例性组件;
图6依照另一实现方式描绘了在图3中图示的发射器的可调谐双频率光源的示例性组件;
图7图示了能够由在图1中所描绘的网络的发射器和/或接收器产生和/或接收的示例性光谱布置图;
图8A和8B是描绘接收器如何同时检测两个光脉冲的组延迟差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9是图示接收器如何检测模式化脉冲链的组延迟差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0图示了能够由在图1中所描绘的网络的接收器产生和/或接收的示例性光谱布置(对于二阶色散来说)图;和
图11和12描绘了依照这里描述的实现方式的示例性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参照附图。在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标识相同或类似的元素。并且,以下详细描述不限制本发明。
因为高比特速率传输变得越来越流行,需要测试设备来测量信道内的残余色散以帮助安装和故障查找。然而,因为在密集波分复用(DWDM)信道中总共可使用的带宽太窄,所以现有的测试设备不能测量在基于DWDM的网络的DWDM(例如,用于在现有光纤干线上增加带宽的光学技术)信道中的残余色散。例如,信道可以是间隔“50”千兆赫(GHz)的信道,并且可以具有小于“25GHz”的可用带宽(即,小于“0.2”nm)。虽然对于测试集来说最小可用的波长级可以是“0.2”nm,但是如果在非常小的频谱范围内测量残余色散,那么测试设备可能遇到准确性问题。现有的测试设备也不能执行多信道的残余色散测量,这是因为在网络的光学组件中不确定的物理延迟严重地影响了测量准确度。
这里描述的实现方式可以测量基于光纤的系统(例如,基于高比特速率的网络,基于DWDM的网络等)的信道内残余色散。例如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光传输系统的发送端在DWDM信道内以两个频率/波长产生两个光脉冲,并且可以在所述光传输系统的接收端测量到达时间及其频率。可以对光脉冲的两个频率计算或设置频率差,并且还可以计算两个光脉冲的相对组延迟差。可以通过相对组延迟差除以频率差来计算一阶残余色散。这里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还可以用来计算更高阶的残余色散值,并且可以使用户(例如,电信提供商的现场测试员)能够迅速且准确地确定在DWDM信道中的残余色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里逊专利及许可公司,未经维里逊专利及许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5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