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保护薄膜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4503.2 | 申请日: | 2008-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9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薄井达彦;森谷贵史;小桥一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东***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保护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薄膜,其为了保护在建筑材料、电气/电子领域等中使用的各种树脂板、玻璃板、金属板等的表面而粘贴在它们的表面上,在保管、搬运、后加工时保护被粘物免受损伤、污染等。尤其涉及表面保护薄膜被粘贴在被粘物后,不会从被粘物浮起、剥离,而且薄膜剥离后残胶等对被粘物表面的污染极少的表面保护薄膜。
背景技术
作为对表面保护薄膜的基本性能要求,可列举对于前述各种被粘物可不卷入褶皱或空气而整齐地粘贴的粘贴操作性优异;具有在被粘物的保管、搬送等的期间不发生浮起或剥离的适度的粘附力;由被粘物的保管中的环境变化或后加工引起的粘附力的随时间变化小,容易剥离且在剥离后不会污染被粘物的表面。
作为以往的表面保护薄膜,已知有以由聚氯乙烯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等组成的薄膜作为基材,且在其单面涂布了聚氨酯系、丙烯酸系、橡胶系等的粘附剂的表面保护薄膜,但这些表面保护薄膜具有如下问题:基材的薄膜和粘附剂之间的附着性会差,或者由于粘附剂本身的内聚力低而在从被粘物剥离时粘附剂的一部分残留在被粘物的表面。此外,还存在如下问题等:在薄膜上涂布粘附剂而制造的表面保护薄膜,由于需要基材薄膜的制造工序和粘附剂的涂布工序至少两个工序,因此存在生产成本变高的问题,在粘附剂的涂布工序中需要除去大量的溶剂而使得环境负荷变高。
作为改善上述问题的方法,提出了通过共挤出层叠法将基材的薄膜层和粘附剂层同时挤出、层叠而成的自身粘附型的表面保护薄膜。作为此类表面保护薄膜,例如,通过使用含有非晶性烯烃共聚物、结晶性烯烃共聚物和热塑性弹性体、且具有特定性质的混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通过使用非晶性烯烃共聚物、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和具有结晶性烯烃嵌段的嵌段共聚物以特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作为粘附层用的树脂组合物,可提供粘附强度和剥离稳定性优异、无剥离后的残胶的多层薄膜。
此外,本发明人等已经提供了兼备适度的粘附性和耐热性,且剥离后对被粘物表面的污染少的表面保护薄膜,该表面保护薄膜由基材层和粘附层层叠而成,所述基材层以结晶性丙烯系聚合物为主要成分,所述粘附层以非晶性α-烯烃系聚合物和结晶性丙烯系聚合物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树脂为主要成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然而,将前述专利文献1或2中所提供的表面保护薄膜粘附在亚克力板等时,由于其初期粘附力高会变得难以从被粘物剥离。另外,根据用途存在将保护薄膜剥离后对被粘物即树脂板等的表面实施印刷等二次加工的情况。在由前述专利文献1或2中提供的共挤出层叠薄膜组成的表面保护薄膜中,存在如下问题:薄膜剥离后的被粘物表面由于残胶等而产生极微量的残留物,这在上述那样的二次加工中成为印刷不良的主要原因。此外,在粘附层中混合苯乙烯系的弹性体时,卷绕成辊状后、再抽出使用时,存在粘附层和基材层附着,难以抽出的问题,有可能会发生所谓的粘连。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供的表面保护薄膜中,虽然剥离后未出现在被粘物表面的可目视确认程度的污染,但会改变被粘物表面的性质,特别是在剥离后进行涂覆、印刷等二次加工时会带来不良影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86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5724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308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薄膜,其具有适度的粘附性和粘附稳定性,剥离后在被粘物表面的可目视确认的残留物自不必说,连不可目视确认的微量的污染也没有,印刷等的二次加工适用性良好,且卷绕成辊状后,再抽出使用时不会出现粘连。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用于表面保护薄膜的粘附层中的树脂采用非晶性α-烯烃系聚合物和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树脂,或者以非晶性α-烯烃系聚合物、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和结晶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树脂作为主要成分,使得对被粘物表面的污染极小,二次加工适用性提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4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式平板显示器可变仰角支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自动换档变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