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状线滤波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24358.8 | 申请日: | 2008-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1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竹井泰范;广嶋基晴;中村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H01P1/205;H01P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伟;王轶 |
| 地址: | 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状线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介质基板上设置有带状线的带状线滤波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公开了一种设置有U字状或S字状的带状线的滤波器。(参照专利文献1及2)。
图1表示以往的带状线滤波器的构成例子。带状线滤波器101是使用了3个谐振器的滤波器。3个谐振器分别由设置在电介质基板的同一主面上的线路102、103A、103B构成。线路102是折曲成U字的形状,其两端开放。线路103A、103B是一端与接地电极105连接的I字形状,且先端部开放。这些谐振器之间为交指(Inter-digital)耦合,在线路103A、103B上分别连接着输入输出传送线路104A、104B。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585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51908号公报
在以往的带状线滤波器中,存在着由于元件尺寸等的要求,对带状线的线路长度和谐振器间的耦合度的设定产生限制的情况。例如,存在着即使谐振器长度适当,但该谐振器与其他谐振器的间隔不适当,或者即使谐振器间的间隔适当,但各个谐振器的谐振器长度不适当的情况,因此不能得到具有所期望的频带和衰减极的滤波特性。
该问题在使3阶以上的谐振器耦合的情况下较为显著,如果想要设定一组谐振器间的耦合和谐振器长度,则对另一组谐振器间的耦合造成很大影响,导致难以满足各个谐振器的谐振器长度和谐振器间的耦合。而且,为了使带状线滤波器宽频带化,需要使多个谐振器之间强力耦合,这也成为制约。
而且,在构成1/4波长谐振器的谐振线路的情况下,需要确保与接地电极的连接,但用于连接的引出电极等对邻接的其他谐振器产生电磁作用,还会对其他的谐振器的耦合或谐振器长度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实现所希望的频带和衰减极,并且能够实现宽频带的滤波特性的带状线滤波器。
本发明的带状线滤波器具有:接地电极、多个谐振线路、侧面线路和输入输出电极,至少将第1谐振线路、第2谐振线路和第3谐振线路排列在电介质基板的与对置的2个侧面垂直的方向。这里,第1谐振线路两端开放,第2及第3谐振线路一端短路、一端开放,分别与第1谐振线路的两端耦合。而且,以各个谐振线路的排列方向上的电介质基板的中心为基准,第1~第3谐振线路成为近似对称形状,第2谐振线路和第3谐振线路借助通过所述排列方向上的电介质基板的中心面的侧面线路,与接地电极导通。
在该构成中,由于将两端开放的谐振线路配置在电介质基板的中心,所以可以借助通过电介质谐振器的中心面的侧面线路,将第2及第3谐振线路与接地电极导通,能够在抑制第1~第3谐振线路的电极形成面积的同时,增长第2及第3谐振线路的线路长度。而且,由于使第2及第3谐振线路与接地电极导通的侧面线路通过中心面,所以抑制了该侧面线路对第1谐振线路的影响,使第1谐振线路的电磁场的设定变得容易。
第1谐振线路以所述排列方向上的电介质基板为中心,成为线对称形状,第2谐振线路和第3谐振线路可以通过公共的侧面线路,与接地电极导通。该情况下,第1谐振线路可以为U字型形状。
第1谐振线路以所述排列方向上的电介质基板的中心为基准,成为点对称形状,第2谐振线路和第3谐振线路可以通过分别设置在对置的侧面上的侧面线路,与接地电极导通。该情况下,第1谐振线路可以为S字型形状。
第2谐振线路和第3谐振线路可以通过在平行于所述中心面的任意侧面上形成的侧面线路,与输入输出电极导通。
还可以具有从多个谐振线路分离的多个侧面线路,将这些侧面线路以排列方向上的电介质基板的中心为基准,对称配置。
电介质基板的上面的电极为感光性电极,电介质基板的下面及侧面的电极为非感光电极。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2及第3谐振线路借助通过电介质谐振器的中心面的侧面线路与接地电极导通,所以,可以在抑制第1~第3谐振线路的电极形成面积的同时,将第2及第3谐振线路迂回引到侧面中央,来增长谐振器长度,而且,可抑制该侧面线路对第1谐振线路的影响。因此,即使是宽频带的滤波特性,也可以容易地实现所期望的频带和衰减极。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以往的带状线滤波器的构成例子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带状线滤波器的上面侧的内观立体图。
图3是该带状线滤波器的下面侧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该带状线滤波器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5是说明该带状线滤波器的滤波特性的例子的图。
图6是说明带状线滤波器的其他构成例子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4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对板连接器
- 下一篇:具有垂直分流道的浇注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