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4069.8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0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驹野正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广泛使用于以个人计算机和便携式电话等信息通信设备为首的各种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装置不会自行发光,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与背光源组合使用。在如便携式电话的小型设备的情况下,作为背光源,多使用从导光板的一个端面接收光、从导光板的最大面即出射面发出光的结构的背光源。光源大部分是LED。具备这种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可以参照专利文献1、2。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平面发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述平面发光装置是在框体中收纳使来自白色LED的光传导的导光板和反射板而成的。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以第1显示面板和第2显示面板夹着使来自LED的光从侧面入射的导光板,并且用1个导光板同时对2个显示面板进行照明的液晶显示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8463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4804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含有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多采用在框状的底座(在专利文献1中是“框体”、在专利文献2中是“框架”)中组装部件的结构。从图3至图6示出这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现有构造的一个例子。
在液晶显示装置1中,作为结构要素包括下列部件。即液晶面板10、底座11、反射板12、导光板13、扩散片14、第1透镜片15、第2透镜片16、第1遮光双面胶带17、第2遮光双面胶带18以及装载在底座11内的两个光源LED 19(参照图4)。此外,本说明书中当提到构成要素的上下关系时,图3的上侧为上,下侧为下。
底座11是利用合成树脂来形成平面形状为矩形的框形状的底座,在内侧具有开口部20,在边缘具备立壁21。在开口部20中保持导光板13,在立壁21中保持平面形状比导光板13大一圈的液晶面板10。
导光板13利用形成于一边的光入射部接收从光源LED 19射出的光并从最大的面即出射面出射,从而从背面侧对液晶面板10进行照明,出射面被实施了用于转变光的方向的处理。对液晶面板的背光源用的导光板一般实施该处理,省略详细的说明。
导光板13的平面形状是矩形,在边缘的四边中的一方短边形成有光入射部22。光入射部22是平面形状呈梯形的凸部,对应于光源LED 19的个数而设置有2个。梯形的顶部是与导光板13的另一方短边平行的短的直线部分,使该部分与光源LED 19的光射出部相对。
在导光板13的边缘多个部位形成有爪。其配置如图4所示,左右长边各形成有2个爪。在各长边中,一方的爪23a临近具有光入射部21的短边而形成,另一方的爪23b临近不具有光入射部22的短边而形成。爪23a、23b与形成在底座11的开口部22的边上的凹部24a、24b卡合。这样,通过爪23a、23b与凹部24a、24b卡合,导光板13与底座11准确定位,另外被保持在底座11中而不会穿过开口部20突出到下方。
扩散片14、第1透镜片15以及第2透镜片16的大小与导光板13大致相同,在导光板13被保持在底座11的开口部20内之后,在导光板13上重叠地载置扩散片14、第1透镜片15以及第2透镜片16。置于最上部的第2透镜片16的上表面的高度与除去立壁21之后的底座11的上表面的高度大致相同。
在层叠导光板13、扩散片14、第1透镜片15以及第2透镜片16之后,利用框状的第1遮光双面胶带17将液晶面板10贴在底座11中。由此,不能将从导光板13起至第2透镜片16为止的结构要素从底座11向上方拔出,将它们被固定在底座11中。此时,立壁21发挥使载置在底座11上的液晶面板10定位的作用。
反射板12由第2遮光双面胶带18固定在底座11的下表面。反射板12的安装工序可以在配置在底座11的上面侧的结构要素的安装工序之前,也可以在配置在底座11的上面侧的结构要素的安装工序之后。
在图4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是液晶面板10的显示区域。当2个光源LED 19点亮时,从光入射部22进入的光扩散到整个导光板13中。通过上述的用于转换光的方向的处理,光从导光板13的整个出射面射出,通过扩散片14、第1透镜片15以及第2透镜片16,从背面侧照射液晶面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4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减少光学模糊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轴承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