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压转印方法、水压转印用转印膜及水压转印品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2569.8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9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亘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4C1/175 | 分类号: | B44C1/17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熊玉兰;高旭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压 方法 转印用转印膜 转印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转印膜的印刷图案水压转印到物品的表面上形成印刷层的水压转印方法、该水压转印方法中使用的转印膜以及通过该方法制造的水压转印品,特别是涉及可以在水压转印品的表面上得到微细的凹凸触感的水压转印方法、适用于该方法中的转印膜以及通过该方法制造的具有立体性的凹凸表面的水压转印品。
背景技术
水压转印方法是通常使在水溶性膜上形成了规定的非水溶性印刷图案的转印膜浮在转印槽内的水面上,将该转印膜的水溶性膜用水湿润,使物品(被转印体)与该转印膜接触的同时浸渍在转印槽内的水中,利用此时产生的水压将转印膜上的印刷图案转印到物品的表面上,形成印刷层的方法。
该水压转印方法中,转印膜是通过凹版印刷等将印刷图案印刷到水溶性膜上而得到的,但是该转印膜通常是将印刷图案的油墨干燥后,以卷状运输并供给到水压转印作业现场。
该水压转印是为了装饰作为被转印体的物品的表面而进行的,近年来,要求在装饰物品的同时,还对物品的表面赋予立体感,为了满足该要求,一直以来采用了各种凹凸赋予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凹凸赋予方法是预先在具有微细的凹凸表面的装饰板的凹凸表面上印刷图案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该方法中,由于对装饰板的表面进行压花加工或在装饰板的成型时必须预先形成凹凸表面,在装饰步骤之前必需另外的加工操作或必需特殊的成型模具,而且应附着在该凹凸表面上的图案未必能够充分仿照来附着在凹凸表面上,在图案的下方产生空洞,图案有可能易破损,此外,必须使装饰板附着在被装饰物品上,因此与对被装饰物品直接进行装饰处理时相比,存在作业性低的缺点。
现有技术的另一方法是在转印膜的印刷图案的油墨层等中混入木粉来对水压转印品的表面赋予微细的凹凸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该方法在进行水压转印的同时可以赋予凹凸,但是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凹凸限于点状,不能得到例如树干外皮的条纹状的凹凸感那样点状以外的任意形态的凹凸感,因此利用范围有限。此外,将木粉等粒状混入物加入到油墨中进行印刷这一点在形成印刷图案方面成为大的弊病,预想对花纹的品质或特性等带来很多阻碍。
现有技术的另一方法是通过在印刷图案的转印前形成的带有表面凹凸的底涂层或在转印后形成、固化前用加压成型机等形成异形凹凸的表面涂层,对物品的表面赋予微细的凹凸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3)。该方法不是在印刷图案本身中形成立体性的凹凸部,而是对底涂层或表面涂层赋予凹凸,对花纹赋予凹凸感,因此不能适用于无底涂层、表面涂层的装饰表面,特别是表面涂层的凹凸赋予在其固化前通过加压步骤进行,因此作业步骤增加,此外由于不是花纹本身的凹凸,存在非真实感的缺点。
另外,提出了在水压转印时,对于形成在物品的表面上的装饰层的油墨印刷部分,根据油墨颜料的吸油量或油墨的浓度改变油墨活性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粒子的吸收程度来对油墨印刷部分根据微细凹凸的大小赋予光泽变化性的水压转印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该方法由于仅对装饰层的油墨印刷部分改变光泽感,可以识别视觉上的立体感,但是实际上不能得到用手接触而感受到的触觉上的立体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2701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6-0401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7-27689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8810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第一课题在于,提供在印刷图案自身上形成任意图案的立体性的微细凹凸,无需特别的步骤就可以得到真实的凹凸触感的水压转印方法。
本发明欲解决的第二课题在于,提供适于在印刷图案自身上形成任意图案的立体性的微细凹凸,无需特别的步骤就可以得到真实的凹凸触感的水压转印用转印膜。
本发明欲解决的第三课题在于,提供具有基于任意图案的立体性微细凹凸的真实凹凸触感的水压转印品。
本发明的基本特征在于,使活化印刷图案所使用的活化剂的剩余部分一边集合成凸状一边转移到将转印膜的印刷图案水压转印到物品的表面上形成的印刷层的油墨印刷部分与油墨印刷部分之间的空间(中间空间),在该中间空间形成比油墨印刷部分高的凸部,从而赋予立体性的凹凸触感,该特征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卡株式会社,未经泰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2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潮灯
- 下一篇:行星齿轮组和使用该行星齿轮组的动力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