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阵列以及形成电极阵列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22235.0 | 申请日: | 2008-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0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F·达德;A·霍;S·马诺彻里;N·C·K·鲍希;P·舒勒;P·R·希巴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耳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阵列 以及 形成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对特此通过参考而在此纳入的、提交于2007年11月16日的、编号为2007906282的澳大利亚专利申请要求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可植入式电极,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用于医疗植入物的电极阵列。
背景技术
存在为了各种治疗成效而将电刺激传送至患者或接受者(此处为“接受者”)的各种医疗植入物。例如,正常健康耳朵的耳蜗的听毛细胞将声信号转换为神经冲动。由于耳蜗听毛细胞的缺乏或破坏而深度失聪的人士不能够从常规助听系统中获得合适的疗效。修复听力植入系统被开发出来,以向此类人士提供感知声音的能力。修复听力植入系统绕过耳蜗中的听毛细胞以直接地将电刺激传送至听觉神经纤维,从而允许大脑感知类似于自然听力知觉的听力知觉。
实施于刺激医疗植入物中的电极依据设备和待受刺激的组织而变化。例如,耳蜗按音质分布定位和分隔成各自响应于特定频率范围中的刺激信号的区域。为了顺应耳蜗的这种特性,修复听力植入系统通常包括各自被构建并布置以将适当的刺激信号传送至耳蜗的特定区域的电极阵列。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形成电极阵列的方法,此方法包括:形成包括延伸自脊并被脊支撑的纵向间隔的多个电极接触的细长梳结构;电连接多条导电路径至多个电极接触;限制多个接触以基本上保持相邻接触之间的纵向间隔;以及从脊分离电极接触。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形成电极阵列的方法,此方法包括:形成包括延伸自脊并被脊支撑的纵向间隔的多个电极接触的细长梳结构;电连接多条导电路径中的每一条至多个电极接触中的相应的一个;靠近接触放置导电路径;在导电路径和接触上放置硅酮;固化硅酮以基本上保持相邻接触之间的纵向间隔;以及从多个电极接触分离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方面和实施方式在此参照附图而描述,附图中:
图1A为示例性医疗设备,即具有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利地生产的电极载体构件的耳蜗植入物的透视图;
图1B为在其中本发明的电极阵列的实施方式可被有利地实施的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件的侧视图;
图2为在卷曲位置的在图1中示出的电极阵列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3为在耳蜗中就位的图2的电极阵列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在电极阵列的生产中使用的梳的透视图;
图5为图4的梳的一部分的透视放大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图5中示出的梳上的个别的电极接触的侧视图;
图7为具有示出为安置于接触的凹槽中的电路径的图6的电极接触的侧视图;
图8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示出用于将脊从梳移除的切割线的梳的顶视图;
图9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图4的梳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具有图4的梳的电极接触阵列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具有V形缺口的替代电极接触配置;
图12示出梳的第一替代配置;
图13示出梳的第二替代配置;
图14示出梳的另一种替代配置;
图15示出梳的另一种替代配置;以及
图16示出使用独立的两组梳的替代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的描述主要关于听力修复物的一种类型,即cochlearTM修复物(通常称为cochlearTM修复设备、cochlearTM植入物、cochlearTM设备以及类似称谓;在此简称为“耳蜗植入物”)。耳蜗植入物通常指传送电刺激到接受者耳蜗的听力修复物。如在此处使用的,耳蜗植入物还包括将电刺激协同其他类型的刺激(例如声刺激或机械刺激)传送的听力修复物。应该明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实施于任何耳蜗植入物或者其他目前已知的或将来会开发出的听力修复物,包括听觉大脑刺激器,或者声学地或机械地刺激接受者中耳或内耳的部分的可植入式听力修复物。
图1A为具有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生产的电极载体构件的示例性医疗设备的透视图。具体地,图1A为植入于具有外耳101、中耳105以及内耳107的接受者中的,被称为耳蜗植入物100的常规耳蜗植入物的透视图。以下描述外耳101、中耳105以及内耳107的部分,然后是耳蜗植入物100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耳蜗有限公司,未经耳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2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