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紫外线辐射改变电荷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22029.X | 申请日: | 2008-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4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理查德·M·让德尔杰克;戴维·L·菲利普斯;米切尔·A·F·约翰逊;彼得·T·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F3/06 | 分类号: | H05F3/0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梁晓广;关兆辉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紫外线 辐射 改变 电荷 | ||
1.一种用于改变电介质材料上的电荷的电荷改变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气源,所述气源用于将气体引入到邻近所述电介质材料的位置,使得所述气体在该位置具有比大气中更高的浓度;以及
紫外线辐射源,所述紫外线辐射源用于产生紫外线辐射并引导所述紫外线辐射到达所述位置;其中所述紫外线辐射与所述气体和所述电介质材料相互作用以改变所述电介质材料上的电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改变系统,其中所述紫外线辐射与所述气体和所述电介质材料相互作用以将平均电荷电势的绝对值从大于约1000伏特的初始值降低到小于约150伏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改变系统,其中所述气源含有选自氮气、二氧化碳、氩气和稀有气体的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改变系统,其中所述紫外线辐射源包括激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荷改变系统,其中所述激光被布置用于以预定图案选择性地改变所述电介质材料上的电荷,以为后续处理制备电介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改变系统,还包括滤光器,所述滤光器被布置用于过滤所述紫外线辐射从而在所述电介质材料上以预定图案选择性地引导所述紫外线辐射,以为后续处理制备电介质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改变系统,其中所述紫外线辐射源产生具有从约30纳米至约400纳米范围内波长的电磁辐射。
8.一种改变电介质材料上电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电介质材料;
将气体引入邻近所述电介质材料的区域,使得所述气体在所述区域具有比在大气中更高的浓度;
用紫外线辐射照射所述区域和所述电介质材料;以及
在照射所述电介质材料的同时改变所述电介质材料上的电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介质材料选自聚酯、聚乙烯、聚丙烯、布、纸、层合物和玻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介质材料具有从约1米到约100米范围的长度,和从约0.25米到约5米范围的宽度以及从约3微米到约3000微米范围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电介质材料包括获得带电的电介质材料,并且其中改变所述电介质材料上的电荷包括减少所述电介质材料上的电荷。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带电的电介质材料具有大于1000伏特的电势,并且其中减少所述电介质材料上的电荷包括将所述电势降低到150伏特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少所述电介质材料上的电荷包括将所述电势降低到100伏特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以预定图案来执行改变电荷以便形成具有第一电荷电势的第一区域和具有第二电荷电势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电势大于所述第二电荷电势。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电介质材料包括:
展开成卷电介质材料的一部分;以及
用至少一个辊子进给所述电介质材料的展开部分穿过所述区域;并且其中改变电荷包括减少所述电介质材料上的电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辊子与地电连接,并且还包括在改变电荷时越过筛网进给所述展开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进给所述展开部分包括以从约10米每分钟到约25米每分钟范围的速度移动所述展开部分。
18.一种电荷改变系统,包括:
电介质材料通道,所述电介质材料通道用于接收电介质材料;
含有气体的气源,所述气源被布置用于向邻近所述电介质材料通道的位置供给所述气体以增加在所述位置处所述气体的浓度;以及
紫外线辐射源,所述紫外线辐射源用于利用紫外线辐射照射所述位置来激发所述气体并且改变所述电介质材料上的电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荷改变系统,其中所述气体选自氮气和氩气。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荷改变系统,其中所述紫外线辐射源是灯泡、灯或发光二极管。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荷改变系统,其中改变电荷包括增加所述电介质材料上的电荷电势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20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