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牙刷的刷头/手柄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1230.6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2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K·A·萨尔;P·A·海德斯托姆;T·G·克洛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7/22 | 分类号: | A61C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吴立明;庞淑敏 |
地址: | 荷兰艾恩***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牙刷 手柄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性地涉及用于电动牙刷的手柄/书刷头接口布置,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接口,其中通过单个弹簧和联接组合完成刷头相对于牙刷驱动轴的转矩传递功能以及轴向保持功能。
背景技术
很多电动牙刷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布置,其中,旋转地或经过一个选择的振动角度驱动的驱动轴从牙刷手柄部分延伸,并且驱动机构容纳在手柄部分中。可移除的刷头组件装配在延伸的驱动轴上。刷头组件包括联接构件,联接构件装配在刷头组件的臂部分中。臂部分的远端是用于清洁牙齿的刷子构件。驱动轴延伸进入联接构件并且与联接构件牢固地啮合。
驱动轴和联接构件之间的结构互相作用可以使得将移动的驱动轴的转矩可靠地传递至刷头,并且在负载下保持转矩传递。负载是指由振动的刷头的惯性质量形成的转矩以及由与使用者口腔内组织和其他部件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力的组合。结构互相作用必须足以在牙刷的操作过程中将刷头保持在驱动轴上(也称为轴向保持),同时也允许使用者能够方便地将刷头移除。如果需要经常地将刷头移除以用于清洁或其他目的,则轴向保持可能是这种布置的有挑战性的方面。布置必须使得即使在刷头组件的使用寿命中已经多次、可能是上百次地移除刷头组件之后,转矩传递和轴向保持的能力也不会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布置在允许很多次将刷头组件从驱动轴移除的同时能够可靠地提供转矩传递和轴向保持功能。
所公开的布置是一种用于电动牙刷的刷头/手柄接口,包括:刷头组件,其一端具有用于清洁牙齿的刷子构件;驱动轴,其从牙刷的手柄部分延伸,并且被驱动使得其经过选择的旋转角度振动,驱动轴具有一个或多个接触区域,在接触区域中定位有接口表面;联接构件,定位在刷头组件的另一端,用于接收驱动轴,其中,联接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部分,当驱动轴插入联接构件时接口部分与驱动轴的所述接口表面物理接触;以及弹簧构件,其被定位为对联接构件施加足够大的力,使得联接构件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口部分与驱动轴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接触区域之间的物理接触足以产生驱动轴和刷头组件之间可靠的转矩传递,并且足以在牙刷的操作过程中维持刷头组件在驱动轴上的轴向保持,同时在牙刷不操作时允许用户将刷头组件从驱动轴上移除。
附图说明
图1是这里所说明的牙刷的部分分解图,包括手柄部分和刷头组件部分。
图2是图1的刷头组件部分的分解图。
图3A和图3B是图2所示的联接构件的等距视图。
图4是图2的刷头组件的弹簧构件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5是图2的联接构件的剖视图。
图6是具有第一种接触表面实施方式的驱动轴的等距视图。
图7是具有另一种接触表面实施方式的驱动轴的正视图。
图8是图6的驱动轴的侧视图。
图9是图5、图6和图8的手柄/刷头组件接口的简化的剖视图。
图10A至图10C是刷头组件/手柄接口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三个变型的简化的剖视图。
图11是刷头组件/手柄接口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简化的剖视图。
图12A至图12C是刷头组件/手柄接口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三个变型的简化的剖视图。
图13A至图13C是刷头组件/手柄接口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三个变型的简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牙刷10,包括手柄部分12,手柄部分12具有包括延伸的驱动轴14的驱动组件,驱动轴由定位在手柄12内的电动机(未示出)驱动。电动机经过选择的角度以振动的方式移动驱动轴。电动机由使用者操作的启闭式开关16进行控制。刷头组件20可移除地安装在驱动轴14上。
参照图2,刷头组件20包括联接组件22,该联接组件22紧密地配合在刷头组件的臂部分24中并且被臂部分24捕获。清洁牙齿的传统刷子构件26定位在臂部分的远端。在操作中,刷子构件26经过选定的角度来回旋转/振动,以完成希望的清洁。联接组件还可以包括位于联接组件的近端30处的环28。环的颜色可以不同以向使用者标识该刷头组件。联接组件还包括弹簧构件34,弹簧构件34环绕联接组件22的主体的一部分安装。
在图3A和图3B中更具体地示出了联接组件。联接组件包括基部36,基部36的下端可配置用于接收环28。环28的前方是基本为圆锥形的向内侧成角度的表面的部分38。成角度的部分38的前方是联接主体部分40。主体部分40包括接收驱动轴14的内部轴向开口。大致在主体部分的长度上延伸的肋41沿着主体部分40的一侧,该肋紧密地配合在臂部分24的啮合开缝中。肋41定位于联接组件与臂部分24之间并保持它们之间的物理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1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