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模块以及具备该驱动模块的电子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18842.X | 申请日: | 2008-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8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久米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杨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模块 以及 具备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模块以及具备该驱动模块的电子设备。例如,本发明涉及驱动光学系或可动部件,进行焦点位置调整或适于用作致动器的驱动模块以及具备该驱动模块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带有相机功能的携带电话等小型电子设备中,使用各种驱动摄影透镜单元等的被驱动体的驱动模块。
作为这样的驱动模块,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自动聚焦装置:透镜支架在插入有圆环状的磁铁的状态下由支架弹簧夹持轴方向的两端部,其中,该透镜支架在内周部保持聚焦透镜,在外周部安装有驱动线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734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自动聚焦装置中,支架弹簧成为由联接弹簧联接内侧环和外侧环的构成,内侧环安装在作为被驱动体的透镜支架,外侧环经由环状的间隔物而安装在环状的磁铁。安装方法未全部记载,即使参照附图也未图示任何固定手段。所以,从技术常识出发,认为是粘接剂的粘接。在如此地粘接由金属构成的支架弹簧的情况下,由于粘接对象的透镜支架和磁铁是不同的材质,因而在粘接强度的方面存在着不能得到高的可靠性的问题。另外,在由于落下等而受到冲击力的情况下,存在着粘接部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另外,即使不发生像支架弹簧脱落那样的剥离,但只要粘接部分的一部分发生劣化,则弹簧常数也变化,因而弹性复原力也有可能变化而不能进行正确的驱动。
另一方面,例如,在为了增加固定强度而采用螺纹固定或铆接等固定方法的情况下,存在着与粘接相比而需要大的固定用的空间的问题。
本发明将解决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由于落下等的冲击力而导致的破损或故障的可能性并谋求小型化的驱动模块以及具备该驱动模块的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中,构成为,驱动模块具有:筒状或柱状的被驱动体、将该被驱动体容纳在内侧的筒状的支撑体、相对于所述支撑体而以能够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的方式弹性保持所述被驱动体的板簧部件以及抵抗所述板簧部件的作用力而沿着所述一定方向驱动所述被驱动体的驱动装置,其中,在所述被驱动体,相对于所述被驱动体而夹持并固定所述板簧部件的多个第1板簧固定部沿着周方向而设在所述被驱动体的筒端部或柱端部,在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支撑体而夹持并固定所述板簧部件的多个第2板簧固定部沿着周方向而设在所述支撑体的筒端部,所述第1板簧固定部和所述第2板簧固定部配置成,在与所述被驱动体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内,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周方向的角度位置偏移。
依照本发明,由于在被驱动体的筒端部或柱端部夹持并固定板簧部件的第1板簧固定部和在支撑体的筒端部夹持并固定板簧部件的第2板簧固定部配置成,在与被驱动体的中心轴正交的平面内相对于该中心轴的周方向的角度位置偏移,因而与将第1和第2板簧固定部配置在从被驱动体的中心轴向着径方向外侧的直线上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1和第2板簧固定部的径方向的位置接近,并且,能够确保螺纹固定或铆接等所需要的大的空间。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是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中,构成为,所述支撑体的筒外周部形成为多边形状,在所述支撑体的多边形的角落部,设有所述第2板簧固定部。
依照本发明,由于在支撑体的筒外周部的多边形的角落部设有第2板簧固定部,因而在支撑体为多边形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用于设置第2板簧固定部的外形的突出量。
另外,在使板簧部件的外形与支撑体的端部形状一致而形成的情况下,由于被固定部能够从内周侧的圆弧状的板簧部离开而设在根据支撑体的筒外周部的多边形的角落部的形状而形成的空间富余的板簧部件的角落部,因而通过板簧部件的精密的冲裁而进行的制造或利用蚀刻等的制造变得容易。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是在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模块中,构成为,所述驱动装置具备形状记忆合金线材,该形状记忆合金线材张紧地架在所述支撑体的筒外周部,抵抗所述板簧部件的作用力而驱动所述被驱动体,所述被驱动体具备卡止所述记忆合金线材的突起部,所述支撑体在所述多边形的角落部形成有突起插入贯通部,该突起插入贯通部使所述突起部沿径方向插入贯通并能够沿着所述一定方向移动,形成有所述突起插入贯通部的角落部的所述第2板簧固定部沿周方向相对于所述突起插入贯通部而邻接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88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