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箱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17625.9 | 申请日: | 2008-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4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修;细田径江;泽树良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G3/16 | 分类号: | H02G3/16;B60R16/02;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部收纳有电气零件的汽车用的电连接箱。
背景技术
作为配置于汽车的发动机室内的汽车用电连接箱,已知有在基座上设置继电器及熔丝等电气零件,并用上盖盖住的方式的电连接箱。另外,还已知有从基座的下方引出与上述电气零件连接的线束,并且用下盖将该线束等盖住的结构。
对于这种电连接箱,在雨水等侵入其内部,且水到达基座的零件搭载面上时,电气零件的连接触点被润湿,成为故障等的原因。为防止该情况,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下述结构,即,在所谓的纵置型电连接箱中,为防止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水从盖的间隙的侵入,在壳体主体和后盖之间设有间隙。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38328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有时因汽车行驶时的风压或振动等,从上述间隙侵入的雨水到达基座的零件搭载面上,将电气零件的连接触点润湿。因此,从可靠地防止电气零件发生故障的观点来看,留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创立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箱,防止水向内部的侵入,并且假如即使在水侵入到内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水容易地排出到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汽车用电连接箱。即,该电连接箱具备具有搭载电气零件的零件搭载面的基座和覆盖所述电气零件的上盖。而且,所述零件搭载面与所述上盖周围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
由此,即使雨水等从上盖的周围部的下端(嵌合间隙)侵入,其也难以到达处于比嵌合间隙高的位置的零件搭载面。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气零件的浸水。
在所述电连接箱中,优选设为以下的结构。即,在所述基座的周围具备与所述上盖的周围部嵌合的第一周壁。所述第一周壁配置于所述上盖的周围部的内侧。所述第一周壁的上端与所述上盖的周围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另外,所述零件搭载面与所述第一周壁的上端相比位于上方。
或者也可以设为以下的结构。即,电连接箱具备与所述基座嵌合的下盖。在所述下盖的周围具备与所述上盖的周围部嵌合的第一周壁。所述第一周壁配置于所述上盖的周围部的内侧。所述第一周壁的上端与上盖的周围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另外,所述零件搭载面与所述第一周壁的上端相比位于上方。
由此,即使雨水等从所述嵌合间隙侵入,该水要到达零件搭载面,也必须要越过第一周壁的上端。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电气零件的浸水。
在所述电连接箱中,优选设为以下的结构。即,所述上盖在所述周围部的内部具备向下的第二周壁。所述第二周壁位于所述第一周壁的内侧,并且,所述零件搭载面与所述第二周壁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
由此,即使雨水等从所述嵌合间隙侵入,该水要到达零件搭载面,也必须要越过第一周壁的上端,接着穿过第二周壁的下侧,之后进一步向上方的零件搭载面移动。通过该迷宫效果,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零件搭载面的润湿,能够对电气零件良好地进行防水。
在所述电连接箱中,优选在所述基座的零件搭载面的周围具备将从所述上盖的嵌合部的间隙侵入的水向下方排出的排水孔。
由此,即使水从周围侵入零件搭载面,也可以通过使该水落到排水孔而阻止其侵入。因此,水难以达到内侧的电气零件及它们的连接器,可以实现进一步的防水效果。
在所述电连接箱中,优选在所述零件搭载面的局部具备将侵入到所述零件搭载面上的水向所述排水孔引导的槽。
由此,假如即使水到达零件搭载面,也能够经由所述槽将水迅速地导向周围的排水孔并进行排水。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电气零件的润湿。
在所述电连接箱中,优选所述零件搭载面倾斜。
由此,假如即使水到达零件搭载面,也能够防止该水长时间滞留于零件搭载面上。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气零件的浸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箱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电连接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详细表示基座和上盖的嵌合部分周边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变形例的电连接箱的基座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5是详细表示其它变形例的下盖和上盖的嵌合部分周边的局部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上盖
11基座
12下盖
15电连接箱
20零件搭载面
21导向壁
22、23锁定爪
24、25卡合部
30继电器(电气零件)
31第一周壁
32第二周壁
33排水孔
34上盖的周围部
43嵌合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7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特别是交流发电机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组件的方法
- 下一篇:静电型加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