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部件用陶瓷及使用该陶瓷的装饰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17467.7 | 申请日: | 200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4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大田瑞穗;村川俊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29/16 | 分类号: | C22C29/16;C04B35/58;C22C1/05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部件 陶瓷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酿出美丽的金黄色色调的装饰部件用陶瓷及使用该陶瓷的装饰部件。
背景技术
迄今,考虑到色调或耐腐蚀性的方面,在呈现金色的钟表用装饰部件或饰品用装饰部件内,使用有金或其合金,或是施加镀敷的各种金属。
然而,不管是金或其合金,或是施加镀敷的金属材料,由于硬度均很低,故存在有与硬质物质接触而在表面产生损伤或变形的问题。最近,为了解决此种问题,已有人提出各种装饰部件用陶瓷。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有:作为硬质相(hard phase)含有45~75重量%的氮化钛、和7.5~25重量%的碳化钛;作为结合相(binding phase)含有换算为碳化物后占总量1~10重量%的铬、换算为碳化物后占总量0.1~5重量%的钼、和换算为碳化物后占总量5~20重量%的镍,且,通过光度计所得到的L*a*b*表色系的明度指数为L*=65~69、a*=4~9、b*=5~16的烧结合金(装饰部件用陶瓷)。
又,专利文献2记载有由以下述式(A)表示的硬质相(70~98重量%);选自于Fe、Ni、Co、Cr、Mo、W当中的1种以上的结合相(2~30重量%);不可避免的杂质所构成的装饰用烧结合金(装饰部件用陶瓷)。
(Tia、Mb)(Nw、Cx、Oy)z…(A)
其中,M:Zr、Hf、V、Nb、Ta、Cr当中的1种以上,
a+b=1、1≥a≥0.4、0.6≥b≥0
w+x+y=1、x+y>0、1>w≥0.4
0.19≥x≥0、0.6≥y≥0、0.93≥z≥0.6
又,专利文献3记载有由选自于Fe、Ni、Co、Cr、Mo、W当中的1种以上的结合相(2~30重量%);强化相(0.1~10重量%),其由P、Al、B、Si、Mn、Ti、Zr、Hf、V、Nb、Ta中的1种以上的金属、合金或Al、Y、Zr、Mg、Ni、Si的氧化物,Al、Si、B的氮化物,Mo的碳化物或这些物的相互固溶体的1种以上化合物所形成的;以及以下述式(A)表示的硬质相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残留物)所构成的装饰用烧结合金(装饰部件用陶瓷)。
(Tia、Mb)(Nw、Cx、Oy)z…(A)
其中,M:Zr、Hf、V、Nb、Ta、Cr当中的1种以上,
a+b=1、1≥a≥0.4、0.6≥b≥0
w+x+y=1、x+y>0、1>w≥0.4
0.5≥x≥0、0.6≥y≥0.06、0.93≥z≥0.6
然后,专利文献2及3记载有通过以TiNz(0.6≤z≤0.95)为主体的硬质相,保持金黄色色调的装饰用烧结合金(装饰部件用陶瓷)。这些文献内记载,z值越少于化学计量成分,色调就越从金黄色往淡金黄色变化,通过对该烧结合金进一步添加呈现金黄色的TiO、ZrN、HfN、VN、NbN、TaN、CrN、Cr2N、TaC、NbC,可使具深度的色调控制,即,从淡金黄色到鲜明金黄色的色调控制变得更容易。
又,专利文献4记载有以氮化钛为主要成分、以镍为副成分,并且含有作为添加成分的氮化钒、氮化铌、氮化钽、碳化钼、碳化铌、碳化钨、及碳化钽当中的至少任1种的装饰部件用陶瓷,且装饰面的算术平均高度Ra至少为0.03μm以下,并且上述装饰面的CIE1976L*a*b*色空间的明度指数L*为72~84,而色彩度(クロマティクネス)指数a*、b*分别为4~9、28~36的装饰部件用陶瓷。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31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58-2041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昭58-20415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欧洲专利出愿公开第1767661号说明书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烧结合金(装饰部件用陶瓷)是烧结体本身,故被膜未剥落,虽具有优异耐腐蚀性,但色调从同时具有银色与紫色的色调到同时具有银色与粉红色的色调,而非金黄色的色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74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