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具有不同性能特性的接收器的听力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16801.7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7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C·米勒;I·约恩森;F·特罗伊厄;C·C·比里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康有限公司;伯纳方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丹麦斯***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具有 不同 性能 特性 接收器 听力 仪器 | ||
1.一种助听器,包括信号处理装置、连接到信号处理装置(3;23)的接收器(4;24)、和连接到信号处理装置(3;23)的传声器(2),
其中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到的连接插座(7,7’;27),连接插座用于将接收器(4;24)可分离地连接到插座;及
其中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通过连接插座(7,7’;27)连接到信号处理装置(3;23)的接收器(4;24)的特性的检测器(10,11,13,14;37)。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助听器,其中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接收器(4)的与阻抗有关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助听器,其中所述助听器包括用于向电子ID标签(35)提供无线或有线呼叫信号的电路(28)、用于从接收器(24)中提供的电子ID标签(35)接收有线或无线应答信号的电路(28)、及用于对从ID标签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的解码电路(28)。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助听器,其中信号处理装置(3;23)为数字可编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助听器,其中进一步提供用于容纳针对接收器(4;24)的特性参数收集的信息的存储空间(9),其中,无论编程装置(5)在何时连接到信号处理装置(23),该信息均可从存储空间(9)传到编程装置(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助听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定期检测特性参数的检测装置(10,11,13,14)的控制器(8)。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助听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在信号处理装置(3)的启动期间检测特性参数的检测装置(10,11,13,14)的控制器(8)。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助听器,还包括用于在信号处理装置(3)连接到编程装置(5)及该编程装置(5)的编程软件访问信号处理装置(3;23)时检测特性参数的控制器(8)。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所述特性参数与接收器(4;24)的最大输出声压等级有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接收器(24)包括电子ID标签(35),及其中用于检测接收器的类型的检测装置(37)包括用于从接收器(24)读出电子ID标签(35)的识别信号的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任一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接收器(4;24)的特性包括在电子ID标签(35)的识别信号中或由该信号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3-11任一所述的助听器,其中电子ID标签为RFID标签。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助听器,其中RFID标签为无源标签。
14.根据权利要求3-10任一所述的助听器,其中接收器的特性为接收器中包括的另外的元件如电容器或电阻器或任何其它电子元件的特性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3-14任一所述的助听器,其中电子ID标签包括电子ID电路,该电路适于响应于来自检测器的控制输入信号提供包括具体ID代码的电输出信号,ID代码是接收器类型的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助听器,其中电子ID电路包括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的助听器,其中电子ID电路包括数字集成电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所述的助听器,其中电子ID电路适于响应于控制输入信号传送唯一代码。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任一所述的助听器,其中电子ID电路适于可编程。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助听器,其中电子ID电路适于在包括电子ID电路的接收器部分已制造之后可编程。
21.根据权利要求3-20任一所述的助听器,其中助听器的包括接收器和电子ID标签并可经插座连接到助听器的包括信号处理装置的处理部分的接收器部分适于从助听器的另一部分如从处理部分接收其供能功率。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助听器,包括用于在接收器和处理部分之间建立电连接的插头和插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康有限公司;伯纳方股份公司,未经奥迪康有限公司;伯纳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68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流道组合
- 下一篇:数控外螺纹磨床自动对刀装置